景谷县子猪断奶腹泻综合症的预防治疗措施

    近年来,景谷很多养殖户都有这样的困扰:子猪断奶后出现持续一个多星期严重腹泻,用多种抗生素效果都不理想,有的体弱的后期直接脱水死亡。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多数为散养,都是用农村的土圈养殖,都是子猪出生30天左右突然断奶,圈舍蚊蝇滋生,也没能及时清扫消毒,导致子猪出现以腹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被毛粗乱等断奶综合症状。

  一、症状

  子猪因断奶应激或是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子猪机体机能下降,各种致病菌侵入机体,以严重腹泻为主的一系列消化道系统紊乱综合症。

  首先要对腹泻内容物的性状及颜色进行鉴别。子猪白痢,排泄物为乳白色、灰白色或浅黄色的糊状且较为黏稠的粪便。当粪便为粉色或棕色,内含灰色坏死性碎片时则为红痢。由病毒性引起的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及轮状病毒病,排泄物一般为黄色、黄绿色水样物质。其次根据体温变化来鉴别,在所有的子猪腹泻病中,肠型猪瘟及子猪副伤寒均会出现体温升高现象,在患其他类型的腹泻时,体温变化不明显。此外一些腹泻伴发其他特征性的症状,如发生子猪副伤寒时,耳根、胸前、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肠炎型猪瘟表现寒颤、喜钻垫草及神经症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常呈喷射状,且脱水非常迅速。

  二、原因

  (一)生理原因。子猪断奶时,受断奶应激的影响,肠绒毛受损,胃酸分泌减少,胃内pH值升高,消化酶分泌减少,同时又受胃酸的影响,活性降低,从而对于豆粕等植物蛋白类原料消化能力下降。

  (二)环境原因。子猪断奶前,一般有母猪相依取暖,或子猪专用的保温设备,子猪可生活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断奶后的子猪由于失去母猪,并处于应激的条件下,对环境温度要求升高,对环境的湿度、风速均较为敏感。子猪断奶后第1周要求温度为26℃--28℃,第2周22℃--24℃,并保持温度恒定。当断奶子猪在每分钟9米的风速下,将受寒,相当于气温下降4℃。在无风环境中生长的子猪要比在贼风环境中生长的子猪增重速度提高6%,饲料消耗减少26%。

  (三)营养原因。断奶前子猪主要营养来源是母乳,当断奶后改为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饲料时,这些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和一些过敏原,会对子猪肠道产生伤害作用。如当在28天断奶后子猪料大量应用豆粕时,豆粕中的抗胰蛋白酶、抗维生素因子、脲酶、植酸等有害物质,就会影响子猪对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进而产生腹泻,影响子猪生产性能。

  (四)管理原因。子猪在断奶前,每天约吮食母乳30多次,当断奶后,我们每天只喂2--3次,导致子猪胃肠道不能适应,产生过饥和过饱的现象,容易出现腹泻。

  (五)病菌原因。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

  三、预防

  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控制饲料粗蛋白的水平。一般以18.5%--19.2%为宜,赖氨酸营养水平达1.18%。

  (一)加强饲养管理。添加维多利,适量的乳清粉及酸化剂,以补充维生素,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同时有助于调节胃肠pH值。

  (二)搞好栏舍环境卫生。保持舍内空气流通、地面干燥及饮食卫生。适量添加药物预防,如抗病毒一号粉、恒福特等。

  四、治疗

  每50千克体重肌注:1支清开灵+1支阿莫西林+1支单方恩诺沙星;维多利饮水或单个灌服(每10千克5毫升--7毫升),抗病毒1号粉+恒福特+土霉素拌料;对于脱水的子猪灌服葡萄糖水5毫升、补液盐水15毫升、维多利5毫升。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