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咋防治

    近年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传播与蔓延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猪体免疫抵抗力,导致了猪场疫病发生复杂化,使猪场控制疫病发生难度愈来愈大。尤其是去年以来国内大范围流行“猪无名高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作为其中的主要“元凶”之一,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临床症状

    表现为发烧,精神不振,不愿活动,常卧地不起,食欲减少或废绝、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体温在40~40.5℃,粪便干呈球状,尿发黄。有的在发烧期间就发生流产,如在怀孕后期发病,胎儿基本均发生死亡,因此出现流产胎儿木乃伊化或弱仔或预产期后延。有的怀孕母猪感染后,症状比较严,除上述症状外,皮肤发绀,全身皮肤上有大小不等的紫斑。

    新生仔猪感染该病后表现为呼吸困难、运动失调、瘫痪。生后因无乳可哺或初乳质量差,又继发其它感染时,可见到腹泻,粪便黏稠,后变稀薄,脱水,消瘦而发生大批死亡。

    1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并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未离体胎儿感染以死亡、木乃伊化、胎儿自溶为主。初生仔猪感染表现为发绀、气喘、咳嗽等呼吸障碍症状,有时也可见眼结膜炎;断奶仔猪感染以气喘、咳嗽为主,死亡率高。

    解剖病死猪可见猪淋巴结肿大灰白,肌肉灰白水肿,出血性间质性肺炎,肾出血,肝坏死。仔猪常伴发支原体性肺炎和继发传染性胸膜肺炎。

    二、防治措施

    1、搞好环境消毒。对不同猪群的卫生消毒,要定期进行,选择有效消毒剂,猪舍、猪体、环境均保持良好的卫生。

    2、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对各猪群加强保温措施,防止猪舍潮湿阴冷,饲料与饲养员不能频繁更换,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3、合理免疫程序。疫区的仔猪,3~8周龄用弱毒苗首免,1头份/头,20~30天后二免,弱毒苗和灭活苗各1头份;后备猪,成年猪配种前2周用灭活苗和弱毒苗各免疫1头份,3周后用灭活苗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每4个月免疫一次灭活苗。非疫区母猪配种前30天和产前30天免疫灭活苗一次,公猪每6个月免疫一次。

    4、坚持自繁自养。对从外场进口的种猪必须有专一饲养员进行隔离饲养观察,血清学检测清除和淘汰阳性猪,阴性者方能被放入生产区饲养使用。

    5、对已发病猪场的救治。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在育成猪和母猪采食量减少时,应饲喂高能量饲料;确保弱仔猪初乳摄入量充足并补充维生素E和硒;仔猪推迟补铁及切犬齿、阉割、断尾时间,减少应激;若母猪产后仔猪全部死亡,要推迟配种时间,21天内不得配种。其次要对症治疗,减少死亡,用阿司匹林给临产前的妊娠母猪混饲,间隔3天一次,至产前7天停药(减轻发热,延长妊娠期,减少流产);用氯霉素、四环素等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给体弱病猪补充足够蛋白质和喂服高能量饲料,对腹泻病猪用口服补液法补充电解质。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