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毒活疫苗
美国Boehringer Ingleheim公司于1995年首次推出商品化减毒疫苗Resp PRRS/ReproTM,已获准用于3~18周龄猪的预防接种。随后多个单位均推出了PRRSV弱毒疫苗。但弱毒疫苗对怀孕母猪可以产生免疫失败、流产死产、产后乏情等繁殖障碍,疫苗毒还可通过公猪的精液散布。尽管弱毒苗免疫能使猪体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弱毒疫苗的不安全性尤其是毒力返强等变异可能性是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2.灭活苗
Bayer公司于1997年推出了灭活疫苗PRRomiSet M,此后其他一些研究者也研制出PRRS灭活苗,迄今商品化的PRRS灭活苗的市场供应较充分。目前国外已报道一些PRRS与其他疫病的联合灭活疫苗,如Resp PRRS/Pig-HPtM(含PRRS和副嗜血杆菌)及Resp PRRS/Pig-HPEtM(含PRRS、副嗜血杆菌和猪丹毒),可用于怀孕母猪。灭活苗不存在使用安全问题,但主要刺激猪体产生体液免疫反应,对清除感染巨噬细胞中的PRRSV无能为力,因此仅靠灭活苗免疫不能使猪产生牢固的免疫力。
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陆续发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农业部组织了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联合研制等有关单位,成功进行了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研究,2007年5月正式投产。该疫苗利用流行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毒株NVDC-JXA1株做为种毒,制备的油佐剂灭活疫苗,经中间试制、临床和扩大临床实验等一系列试验,证实对高致病性PRRSV免疫保护率超过80%,仔猪与妊娠母猪接种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疫苗田间使用后,可降低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降低感染后猪体内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及病毒载量、可降低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后导致的继发感染。该疫苗克服了国外同类病毒疫苗价格高、病毒易返强、效果不确实等问题。该疫苗的投入使用,将对防控高致病性蓝耳病,保护养猪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亚单位疫苗
目前对PRRSV各结构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已比较清楚,PRRSV感染猪体后,血清中抗PRRSV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针对N蛋白和M蛋白,GP3虽不能刺激中和抗体的产生,但可对仔猪提供保护。GP4、GP5和M蛋白可产生中和抗体,GP5比GP4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更强。亚单位疫苗及其他新型疫苗的研究多针对这些蛋白。
4.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Gagnon等通过对GP5及M蛋白等基因进行了重组表达,构建基因工程重组疫苗的研究,为PRRSV新型疫苗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用PRRSV人工制备重组病毒的工作也已展开,Verheije等构建了PRRSV LV株的感染性cDNA克隆、得到人工突变的PRRSV,并进行了突变株安全性及免疫保护效力进行了检测。目前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可给猪体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效果不完全。
5.DNA疫苗
Kwang、Pirzadeh、中国农业大学等制备了分别表达PRRSV ORFK4、ORF5、ORF6及ORF7的DNA疫苗并用于动物试验,表明DNA疫苗可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产生。
尽管目前针对PRRS的疫苗研究种类繁多,但没有任何一种疫苗可对猪体产生理想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