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屠宰场鼻甲骨病变评估法对某农牧公司萎缩性鼻炎的感染状况进行了评估诊断,结果表明:已评估的上市猪中,50.0%(15/30)存在不同程度的鼻甲骨萎缩,10.0%(3/30)鼻甲骨萎缩严重。萎缩性鼻炎在该公司猪场感染比例大,且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但各品种间鼻甲骨病变评分差异不显著(P > 0.05)。萎缩性鼻炎的防控需依靠改善环境、疫苗免疫与药物干预相结合的综合策略。
猪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或/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共同感染所引致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可破坏上呼吸道鼻甲骨的生理解剖构造,使鼻甲骨丧失对空气的清洁过滤与加热功能,可增强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蓝耳病病毒等其它病原体的易感性,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重要诱因之一[1]。此外,该病可严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对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巨大[2]。
萎缩性鼻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打喷嚏、鼻盘歪曲、有泪斑、出鼻血等。据调查我国规模化猪场萎缩性鼻炎多以温和型为主,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仅依靠临床观察常易漏诊中度与轻度的萎鼻病例,当猪群表现典型临床症状时,通常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研究利用屠宰场鼻甲骨病变评分法对华东地区某农牧公司不同猪场不同品种的上市猪的萎缩性鼻炎的发病状况进行了评估调查,以期全面评估萎缩性鼻炎在该农牧企业的感染状态及当前所采用的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为进一步调整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
从华东地区某农牧企业的杜洛克、长白、大白、长大、地方猪等五个品种的同批次上市猪群中随机挑选试验猪只,每个品种6头,共计30头。所选猪只外观均健康,无歪鼻子、流鼻血等萎缩性鼻炎典型临床症状。猪只屠宰并标记后,将头部整体运出,按下述方法进行评估。
1.2 评估步骤
参照Done等人[3]的方法,对鼻甲骨萎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方法如下:①标记:利用手术刀在第一前臼齿前部对皮肤与皮下组织作环形切开;②切割:利用钢锯沿标记线将鼻腔横向切开;③ 测量与评分:用尺子测量上下鼻甲骨萎缩后所留空隙的长度,并相加求和(见图1),对照表1 进行评分。得分为0级与1级的视为正常;2级与3级的定义为轻度或中等程度的萎缩性鼻炎;4级与5级的定义为严重萎缩性鼻炎。
1.3 数据分析
统计各病变等级猪只占所评估猪只的比例。利用SPSS 13.0软件,对不同品种间的鼻甲骨萎缩评分的差异性进行比对,P <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萎缩性鼻炎可导致鼻甲骨背侧卷曲与腹侧卷曲萎缩。所评估猪只以腹侧鼻甲骨卷曲萎缩为主(图2a),而个别病例以背侧鼻甲骨萎缩为主要病变(图2b)。对于严重的病例,腹侧、背侧鼻甲骨卷曲与筛骨均发生严重萎缩,但未出现鼻中膈弯曲的状况(图2c)。
从评分结果看(见表2),鼻甲骨萎缩评分在0~1 级(正常鼻甲骨)猪只占所评估上市猪群的50.0% (15/30);2~3 级的(轻度或中度的萎缩性鼻炎)占40.0% (12/30);4~5 级(严重萎缩性鼻炎)的占10.0% (3/30);故在该上市猪群中约50.0%的猪只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