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胃溃疡是指急性消化不良与胃出血引起胃黏膜局部组织糜烂、坏死,从而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轻则影响生长,严重的可造成突然死亡。发病特点可见呕吐、排黑粪以及皮肤、黏膜苍白等症状。发病原因一是
饲料品质不佳、霉败;日粮中混入大量刺激性的矿物质合剂或缺乏足够的纤维;谷物日粮中含玉米的比例过高。二是应激因素。本病多发于圈
养猪,尤其是接受大量谷类食物和生长快的猪往往易受到过分拥挤、过度惊扰、临产前管理不当等应激作用引起神经调节机能紊乱。三是遗传因素。本病有很大的遗传性,与选育了生长快及背脂少的猪有关。四是继发因素。猪瘟、慢性猪丹毒、猪蛔虫感染、铜中毒性肝营养不良、桑葚样心脏病等致使胃黏膜充血、出血、糜烂、溃疡,从而发生继发性胃溃疡。看图学诊断可依据有出血性贫血的特征和症状诊断,病理剖检见胃内广泛性出血,排黑色干燥粪便以及特殊仪器检查。胃溃疡的多发部位是贲门部(食道进入胃的地方及其附近区域(见上图),中间白色粗糙的部分就是贲门部(也称胃的食道部)图显示的是在溃疡发生时,贲门部原来的结构消失(请对照上图),凹陷(溃疡),出血。这样的猪在临床上看往往是皮肤苍白(贫血)。如果溃疡不伤及大血管会发生慢性出血,猪会消瘦,生长慢,但不一定会死亡。当溃疡伤及大血管的时候,会引起大出血进而突然死亡(猝死)。如中图,胃里面充满了凝固的血液。如果发生严重的溃疡,但猪没有死亡,病变会慢慢恢复。但是恢复之后贲门由于纤维化的原因,通口狭窄。这样的猪临床上不断(进行性)消瘦,皮肤苍白,进食后呕吐。解剖会发现食道胀大。下图所示是由于溃疡恢复后纤维化造成的贲门口(食道口)狭窄。防治措施1.谷物饲料切勿储存太久,免受真菌污染。2.镇静止痛:肌注2.5%盐酸氯丙嗪4毫升~5毫升(每公斤体重1毫升~3毫克),或肌注安溴注射液10毫升,每日1次。3.中和胃酸:口服小苏打或抗酸剂氢氧化铝、硅酸镁、氧化镁等。4.保护胃黏膜:口服次硝酸铋,每次5克~10克,每日3次,或口服鞣酸蛋白,每次2克~5克,每天2次。5.促进溃疡愈合:猪用转移因子10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6.止血:止血敏,每次肌注0.25克~0.5克;或维生素K,每次肌注0.03克~0.05克;或安络血,每次肌注2毫升~4毫升,每日2次,连用2天~3天。7.抗菌:30%氟苯尼考,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3次;或阿莫西林,每公斤体重4毫升~7毫克,每日2次,连用3天。8.补液:10%葡萄糖盐水注射液500毫升,加维生素C1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次。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全价饲料,避免将饲料粉碎过细或过粗,减少各种应激。投稿人: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