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猪瘟的诊断与防治

 

1 发病情况
重庆某种猪场饲养母猪10头,每头分别于产仔断奶后肌注1头份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其中有一头母猪产下12头仔猪,仔猪产出6 d后陆续开始发病。至就医时共有6头仔猪发病,其中死亡3头。
2 临床表现
该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为40 ℃~41 ℃。病猪吃乳减少,甚至停止吃乳,随后出现神经症状,母猪无临床症状。
3 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有:喉头黏膜、会厌软骨针尖状出血,肾脏色淡,表面有针尖状出血,脾脏边缘梗死,小肠及盲肠黏膜出血。
4 实验室检验
4.1 细菌学诊断
4.1.1 取肝和脾脏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4.1.2 无菌采集肝组织接种于普通肉汤培养基,37 ℃培养24 h,未见细菌生长。
4.2 荧光抗体检验 采集病死仔猪扁桃体、肝、脾和淋巴结,冰冻切片,经丙酮固定后放入0.0l mo1/L,pH 7.2的PBS中漂洗4次,立即用猪瘟三价荧光抗体染色,置于湿盒中37 ℃作用30 min,取出后放入PBS中漂洗后在荧光显微镜下镜检,在病料胞浆内可见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5 治疗
立即用猪瘟单苗对母猪�5头份/头 和假定健康仔猪�2头份/头 进行紧急免疫。隔离发病仔猪,用猪瘟血清进行治疗,同时用青霉素、链霉素和氧氟沙星预防继发感染。
6 讨论
6.1 据了解,产仔母猪只在上一窝仔猪断奶后注射了1头份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通过猪瘟抗体监测发现免疫1头份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的猪只,猪瘟抗体水平较低。此次仔猪在出生后6 d开始发病,而母猪却未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其原因可能是母猪妊娠期间猪瘟抗体水平较低,此时又感染了猪瘟病毒的低毒力毒株,从而引起初生仔猪发病。
6.2 据报道,对母猪采用强化抗体水平,坚持空怀期免疫,在母猪配种前2~3周,接种猪瘟疫苗4~5头份,能有效地防止繁殖障碍型猪瘟。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