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专家和猪场管理者在追求高瘦肉率、高生长性能、设备的高利用率的同时,
母猪的生活压力在加大,甚至不堪重负!相对地方品种而言,引进品种对疾病耐受力更差,哺乳
母猪产后无乳尤其明显。
母猪无乳综合症也叫泌乳失败,产褥热,毒血症性无乳症;一般都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 (mastitis—metritis—agalactia syndrome*mma)简称mma综合症。其主要临床特征是
母猪厌食,精神萎靡,乳房肿硬,疼痛或萎缩、干瘪,乳房泌乳不足或无乳,不让
仔猪吮乳。有资料研究表明,哺乳
仔猪死亡中的50%是与
母猪mma综合症有关,所以在规模化猪场只有搞好本场
母猪mma综合症的防治,才是提高哺乳
仔猪成活率的关键。
由于病原微生物造成有机体全身感染或子宫、乳房继发细菌引起炎症而影响泌乳。另外就是对妊娠、泌乳
母猪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恶劣,饲喂方法不妥造成
母猪过肥或过瘦;兽医防疫不力;饲喂劣质、发霉
饲料,经常变更配方或突然变换
饲料;以及
母猪胎龄高、体弱,后备
母猪早配、早产等因素都会引起
母猪mma综合症。
1 症状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当今集约化猪场分娩
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
母猪。临床特征主要是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
仔猪吮乳,乳房无乳及泌乳不足,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有些
养殖户由于弄不清楚发病原因,使
母猪得不到及时治疗,进而造成一窝
仔猪饥饿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影响了经济效益。
该病多见于
母猪产后12小时到3天内泌乳减少或完全无乳,这种现象常常伴随乳房肿胀(乳房炎)或外阴流出炎性分泌物(子宫炎),而
仔猪因哺乳困难而尖叫,因吃不到乳汁而表现饥饿、低血糖、逐渐消瘦。本病多发于高温多湿季节,尤其是6~9月份。
养猪生产中,
母猪产后无乳、缺乳现象十分普遍,约占整个猪群的 10%~20%,常出现于产后至断奶的整个泌乳期内,
仔猪死亡的很大因素与
母猪的缺乳症有关,猪场搞好本病的防治,是提高哺乳
仔猪成活率的关键之一。
母猪分娩前12h—24h至分娩结束这段时间还有奶,但在产后2d—3d泌乳量减少或停止泌乳。乳房、乳头缩小干瘪或乳房松驰;有的
母猪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39.5℃~41.5℃),鼻镜干燥,乳房肿硬,挤不出乳汁或是挤出少量清淡乳汁或含脓样絮状物乳汁;乳头被咬伤,
母猪不愿站立,伏卧昏睡,对
仔猪感情冷淡,不愿给
仔猪哺乳。部分
母猪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便秘或腹泻。
仔猪由于吃不到乳汁,不断地叫、烦燥不安,始终不停地拱
母猪乳房,;随着时间延长,逐渐苍白、消瘦,至第2d~3d后有的下痢、死亡,不死的也成弱仔或僵猪。
2 治疗
1) 在
饲料中混合硫酸钠1.5~2.0千克/吨,
母猪日粮或分娩前3~5日饲喂磺胺二甲嘧啶、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噻唑等药物可以降低产后乳房炎的发生。
2)应用催乳片催乳,每次50片,每天2次,混饲口服,连用2~3天;同时补充富含蛋白质的精料(以动物性
饲料为好),增喂优质青绿
饲料等。
3)产前一个月和产后当日,给
母猪肌注1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毫升含亚硒酸钠1毫克,维生素e50单位)10毫升。
4)激素疗法:肌肉注射乙烯雌酚4~5毫升,一日两次;有乳汁而泌乳不畅,肌肉注射缩宫素5~6毫升,每日两次或静脉注射30~40单位;或者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5~6毫升,每日2次,一般2天后恢复泌乳。
5)促进泌乳同时,配合常量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消除炎症。
6)王不留行35克、穿山甲35克,水煎冲虾米250克(捣碎)或鲜虾500克,加入红糖200克1次调料喂服,每天1剂,连用2~3天。
7)催乳灵15片,1次内服,或通乳散100克,分2次服,1日1次。
8)王不留行40克、川芎30克、通草30克,当归30克、党参30克、桃仁20克研末,加鸡蛋5个作引喂服。
9)红糖200克,黄酒250克,鸡蛋1个,拌入
饲料内喂猪,连喂3~4天。⑤王不留行、党参、熟地各55克,穿山甲、黄芪各45克,通草35克,水煎灌服。
10)
母猪如果有子宫、阴道炎及全身感染,可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或青链霉素混合解热镇痛药如安乃近或安痛定,肌注;并对乳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同时用0.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阴道子宫;以上方法每天用药两次,连用3d—5d。
母猪不食、体虚,可用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vc进行静脉注射,同时肌注复合vb,每天用药1次,连用3d—5d。
11)乳房饱满而无乳排出者,用催产素20~30单位,10%葡萄糖100ml,混合静注,每天1~2次;或皮下注射催产素30~40单位,每天3~4次,连用2天。用热毛巾温敷和按摩乳房,并用手挤掉乳头塞。
12)乳房松弛而无乳排出,可用江花牌催情助产针10~20mg+黄体酮5~10mg+催产素20单位,混合肌注,每天一次,连用3~5天,有一定疗效。
3 预防
1.饲养管理:科学配制日粮,证
母猪营养需要,应科学配制妊娠、哺乳阶段的全价料;分娩前3d—5d至产后7d—21d,在料中拌喂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噻唑或泰乐霉素,将会防止缺乳症和子宫炎。做好饲养管理 对于膘情中等或较差的妊娠
母猪应增加喂料量,以保证其合适的生产体况;在临产前2d只喂正常喂量的 60%~80%,以防止产后不食而影响泌乳以及由于初生
仔猪需奶量少而造成乳房炎,分娩当天只喂麸皮水加补液盐或停喂便可,以后逐渐加料,1周后恢复正常。
保证舍内外环境相对安静,将临产前1周的
母猪转入产房尽早适应。在驱赶
母猪时,动作应温和些,以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注意产后
母猪是否将胎衣排净,以防万一,可将产后的
母猪都注射一针催产素(10ml/头),也利于排出产后恶露,防止子宫炎和促使排乳。
2 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搞好
母猪的免疫接种,以提高其健康水平。严格消毒措施,将产房冲洗干净,消毒两次并空1周以上,再转入冲洗干净的临产
母猪;坚持每周两次的预防性消毒,保证产房圈舍干净卫生。做好抗体监测工作,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
母猪因感染繁殖障碍性传染病而导致泌乳障碍。
3 选留泌乳力高的
母猪,同时保证
母猪群合理的胎龄结构①淘汰乳房、乳头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