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提高母猪繁殖率,对提高猪场的效益至关重要,而提高母猪繁殖率,一个是做好公猪的农广天地,一个是提高窝产仔数,而提高窝产仔数里面更多的工作就是做好母猪的各项管理。
3.1选好配种用公、母猪
要积极做好防疫工作,防止母猪生病。特别要防止怀孕后期生病,否则,会导致部分或全部胚胎死亡。
在母猪排卵前6~12 h配种,可提高产仔数。由于母猪年龄不同,排卵时间也就不同,所以配种的时间还要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其原则是“老配早、青配晚、中年母猪配中间”。
3.5防治猪病
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掌握母猪的繁殖情况,根据个体的发情周期、准胎率、产仔率、死胎和流产、泌乳和哺乳能力等,对达不到品种标准的,要查明原因。繁殖能力正常的做种用,否则淘汰。
3.2抢在母猪排卵前配种
2.3缩短母猪哺乳期
3.4谨防高温
遗传力和环境条件是影响母猪窝产仔数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实践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2.6搞好防疫,减少子宫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按照种公猪的营养需要科学搭配饲料。粗蛋白水平不低于l8%,至少含钙l0~12 mg,磷和胡萝卜素7~8 mg。饲喂要定时定量。加强运动,每天2次,每次运动时间40~50 min。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广大农村饲养的母猪多为二元杂交母猪,性成熟期推迟,发情特征不明显,配种难。由于一些养殖户配种、管理不到位,母猪繁殖率较低,影响了养殖效益。笔者认为,提高母猪繁殖率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2合理利用养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