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也能感染人,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在鸡鸭等家禽身上的禽流感症状表现多样、变化多,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如:病鸡往往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母鸡产蛋量下降;临死前病禽会出现极度消瘦、腹泻下痢、身体蜷缩以及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中毒症状。
禽类流感的发病潜伏期有很大差异,有的为几小时,有的为几天,其长短与病毒的致病性、感染病毒的量、感染途径和被感染禽类的品种有关。在感染高致病性病毒时,禽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H5N1型流感病毒就暴发非常突然,家禽常常在事发前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症状,一发病就迅速大量死亡。 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
1、养殖场的场址选择应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以及其他动物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等。
2、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
3、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
4、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避免鸡与水禽混养。
5、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给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对工作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应进行定期的清洗及消毒。
6、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养殖场。在受高致病力流感威胁的地区应在兽医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疫苗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7、疫苗免疫,目前我镇禽流感疫苗主要是重组H5N1亚型,按使用说明注射Re-5株禽流感病毒油乳剂灭活苗,即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在接种疫苗时应注意:首先应在家禽机体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其次,灭活疫苗一般需要免疫2次以上;再次,在对小日龄家禽做首次免疫时,应尽量避免母源抗体高峰期。另外,对鸭等水禽的免疫接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反应(如产蛋下降),须加强对水禽免疫后的饲养管理,减少由免疫副反应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8、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 。多用含碘消毒剂,对病毒有很好的杀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