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螺旋体病的防治措施

  一、流行特点

  鸡、火鸡、、鹅、麻雀等均可自然感染,有较强抵抗力。各日龄禽类均易感。由蜱和吸血昆虫叮咬后传播,蜱可通过卵将本功垂直传递给其后代。鸡螨和虱能机械传播。多发于4~7月炎热季节。康复禽不携带病原菌,随病痊愈该菌在血液和组织中同时消亡。也经皮肤伤口和消化道感染。死亡率较高。

  二、病原

  鹅包柔氏螺旋体是螺旋体科疏螺旋体的一员,呈螺旋弯曲,疏松不规则排列5~8个螺旋;易着染,厌氧,能运动,属寄生菌,病原存在血液中。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

  三、主要症状

  潜伏期5~9天。

  急性: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精神不振,此刻做血涂片镜检,可见到较多螺旋体。这时排浆液绿色稀粪,贫血,黄疸,消瘦,抽搐,很快死亡。

  亚急性:鸡多见,体温时高时低,呈弛张热。随体温升高,血液中连续娄日查到螺旋体。

  一过性:较少见,发热,厌食,1~2天体温下降,血中螺旋体消失,不治可康复。

  四、剖检特征

  脾明显肿大,有淤斑性出血。外观斑点状,呈暗紫色或棕红色,表面有坏死灶。肝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和黄白色坏死点。小肠粘膜充血、出血。心包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

  五、实验室诊断

  取病禽血、肝、脾等制作湿片,在暗视野镜下观察,见到螺旋体即可确诊。还可取病料接种鸡胚尿囊腔,2~3天后在尿囊腔中可看到病原体。

  六、防制要点

  消灭传播媒介――蜱。常用药喷洒或药浴。注意环境卫生,做好检疫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喂全价饲料

  泰乐菌素、土霉素、青霉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中药石榴皮、黄连和大蒜也有疗效。

  用自制菌苗可预防本病发生。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