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肉鸡鸡白冠病和鸡痘和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1、鸡白冠病 (1)鸡白冠病:病鸡的主要症状为冠、髯苍白,厌食,拉绿色稀便或血粪,部分病例死亡前出现咳血,呼吸困难,死后口角带有血迹,部分病例在表现明显症状之前猝死,蛋鸡出现产蛋率下降,产软壳蛋、薄壳蛋。病程可达7~15天。(2)鸡痘:根据鸡痘感染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三种。皮肤型鸡痘主要发生在鸡体的无毛或毛稀少部位,特别是在冠、肉髯、眼睑、喙角及腿等处生出小结节,形成绿豆至黄豆大小的痘疹,呈灰黄色或褐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节,严重病鸡邻近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大的疣状结节,幼雏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增重减缓等症状,产蛋鸡则产蛋显著减少,死亡率达5%~10%。治疗措施: (1)鸡白冠病:在流行季节,鸡舍内外可用7%马拉硫磷等药物进行喷洒,铲除杂草,垫平臭污水沟,钉上纱窗,减少虫卵的孳生,切断传播途径。(2)鸡痘:人工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可靠方法:可在30日龄用鹌鹑化鸡痘弱毒疫苗1.5倍量首免,90日龄用鹌鹑化鸡痘弱毒疫苗2倍量二免;在鸡痘流行季节,可在1日龄用2倍量首免,30日龄1.5倍量二免。加强卫生管理,保持良好卫生环境,及时采用杀虫药物扑灭和驱赶蚊、蠓等吸血昆虫,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和啄癖及外伤,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白冠病可用“冠炎双效”150kg水/瓶,配合维生素VK3,连用4天,后期用“清瘟败毒散/大败毒”调理4天。皮肤型鸡痘可用碘制剂消毒液“洁王”按说明比例进行涂擦,清除的结痂块可用纸包住,烧掉,以防散毒;“清瘟败毒散/大败毒”连用5天,配合病毒灵0.05%拌料,效果较好。鸡群发病后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只有淘汰消瘦病鸡,余下鸡用“速溶氨基 C金维他”饮水,连用10天。 

    2、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以眼和鼻黏膜发炎为主要特征的青年鸡和产蛋鸡的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全群鸡通常有一小半至一大半表现症状。轻病例仅见鼻腔流出稀薄的鼻液,重病例鼻液黏稠,有臭味,变干后成为淡黄色鼻痂,呼吸不畅,病鸡常摇头或以脚爪搔鼻部。眼结膜发炎、肿胀,甚至失明。防治措施:(1)疫苗接种:首免,21~42日龄,皮下注射鸡传染性鼻炎油乳剂灭活菌,0.5ml/只;加强免疫,120日龄,皮下注射鸡传染性鼻炎油乳剂灭活菌,0.5ml/只。(2)注意饲养管理,鸡舍应通风良好,防止寒冷和潮湿,不能过分拥挤,多喂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以增强鸡体的抗病能力。(3)鸡群发病时,可用下列药物治疗:青霉素+链霉素,饮水2天;“鼻清”150kg水/袋,连用5天;“阿奇”150kg水/瓶,连用3天,疗效较好。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