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不仅对养殖场和家禽的摧毁损失严重,还极大地促进病原体的传播,导致疫病的暴发流行,尤其是一些人畜共患病(禽流感、沙门氏菌病等)。因此洪涝过后要注意做好家禽的综合防病措施。
1、对死禽及其排泄物的及时处理
(1)死亡家禽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采取深埋处理。掩埋点须选在地势高、远离水源处。尸体选用10%漂白粉澄清液,按200毫升/平方米用量喷雾,用不漏水的油布包裹,1~2小时后掩埋。一般要挖一深2米以上的坑,先在坑底撒上一层生石灰粉,然后将尸体放进坑内,于尸体表面再撒上一层生石灰粉,然后再用土掩埋,将埋土压实。运输尸体的车辆及工具,要用1%~2%的漂白粉澄清夜喷雾,1小时后方可使用。
(2)动物粪便堆导致水源的污染,招致蚊蝇的滋生和传染病的流行,对冲散的粪便及时清理,抛洒生石灰或倒入高浓度的石灰水(20%)。
2、搞好家禽栏舍及场地的清洁消毒
对被洪水浸过的家禽栏舍、运动场地进行彻底的清扫,及时排除积水,清理洪水退后留下的淤泥、粪料、垃圾等污物。对水泥地面、禽舍墙壁等进行冲洗,清洗完后再进行消毒。常用消毒药有:石灰水:用新鲜石灰配成的10%~20%的石灰水,可用来消毒场地,粉刷棚圈墙壁、桩柱等;烧碱:2%烧碱溶液可用来消毒棚圈、场地、用具和车辆等。过氧乙酸:2%~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喷雾消毒棚圈、场地、墙壁、用具、车船、粪便等;复合酚:复合酚100~300倍液适用于消毒禽舍、场地、污物等;百毒杀:用百毒杀3000倍稀释液喷洒、冲洗、浸渍,可用来消毒禽舍、环境、机械、器具、种蛋等;百毒杀2000倍液可用于紧急预防禽舍的消毒。
3、加强灾后疫病防疫工作,做好疫情监测和临床观察
(1)暴雨过后,家禽常容易发生禽霍乱、葡萄球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曲霉菌病等疾病,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小鹅瘟、副粘病毒病等的发生。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上应注意饲养密度要适宜,不用发霉或被霉菌污染的垫料和饲料。垫料应勤换;加强禽舍的通风,控制好温、湿度;食槽、饮水器要经常清刷;对鸡舍可用0.3%的过氧乙酸进行带鸡消毒。
(2)对雏鸡要注意控制好育雏舍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换气工作,应特别注意预防球虫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及时做好传染性喉气管炎及禽流感的首次免疫的工作。育成鸡和后备鸡,要及时做好预防投药及日常消毒工作,并及时投喂抗蠕虫药物,防止曲霉菌病、寄生虫病等病的发生,进行产前预防投药和驱虫,以缓解鸡体应激;产蛋鸡应定期带鸡消毒,做好大环境及鸡舍用具消毒工作,以防止家禽传染病的发生。
(3)加强灾后家禽饲养管理,严禁饲喂霉变饲料,防止家禽因食用霉变饲料发生中毒。此外,重点要加强肠道疾病(霍乱、痢疾、伤寒等)和呼吸道疾病(传支、传喉、新城疫等)的防治,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素与中草药制剂等,努力降低灾后家禽常见病的发生,把损失降到最低。
(4)在防治方面,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最有效的措施进行免疫监测,对抗体滴度较低和未免家禽及时进行注射相关疫苗,以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注意传入养殖场新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