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的烈性传染性疾病,其在禽类中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潜伏期短,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最长可达21天。
防控措施:采取以免疫、扑杀病禽、环境消毒等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扩大蔓延。
1. 免疫原则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所有禽类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控制疫情的扩大蔓延。雏禽皮下注射灭活疫苗或滴鼻点眼法使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成年禽肌肉注射灭活疫苗。
2. 扑杀病禽及同禽群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该立即扑杀三公里以内的全部家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 环境消毒 流感病毒对消毒剂及热比较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对污染的禽舍进行消毒时,必须先用去污剂清洗以除去污物,再用次氯酸纳溶液消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铁制笼具也可采用火焰消毒。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来进行处理,对处理粪便和垫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浸泡消毒。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环境、孵化厅、孵化器、鸡舍笼具以及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都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4. 其他措施和要求 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集贸市场、交通要道等。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养殖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