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在鸡血液红细胞和单核细胞内,破坏鸡血细胞而引发的以贫血为特征的血液寄生虫病。引起鸡白冠病的病原体主要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在炎热的夏季,温暖潮湿,大量的昆虫鸡库蠓和蚋孳生,鸡库蠓和蚋叮咬病鸡感染住白细胞原虫配子体,配子体在蠓和蚋的胃内发育成有侵袭力的孢子,进入蠓或蚋的唾液内,通过鸡库蠓或蚋再次叮咬或吸血侵入鸡体引起鸡群发病,蠓或蚋是主要的传播媒介。雏鸡、成鸡、产蛋鸡均可发病,造成雏鸡死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下降不容易恢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广大养鸡户的重视。
一、症状:急性型主要发生于雏鸡、育成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鸡群精神正常,采食量不减少,死亡率突然增高;少数鸡咳嗽、喀出痰中带有鲜血丝,咳嗽喀痰中突然死亡,鸡群粪便偏绿色。慢性主要发生在开产蛋鸡和高峰期蛋鸡,发病初期鸡群中部份鸡的鸡冠呈恢白色,白冠鸡逐渐增多;中期先发病鸡的冠变薄变苍白,产蛋率正在上升的鸡群产蛋停止上升,软壳蛋增多,蛋壳有出血斑点;后期10%至30%鸡的冠萎缩,产蛋率下降15%~40%不等,严重者高达55%,眼结膜苍白,排绿粪。
二、病理变化:肝脏及脾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小坏死点,肝脏破裂出血,血液稀薄不易凝固,胸肌苍白有出血斑点,气管内有血样粘液,肾脏肿大出血。
三、诊断:一般根据流行季节、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但要与鸡马立克氏病相区别(鸡马立克氏病以肿瘤为特征)。确诊需由专业兽医师从鸡冠上针刺采血涂片、干燥、甲醇固定后用姬姆萨染色,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白细胞、红细胞内有圆形配子体即可。
四、综合防治
(一)阻止或消灭传播媒介:鸡白冠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鸡库蠓和蚋,为切断传播途径,建议养鸡户在流行季节鸡舍门窗安装纱窗;在墙壁、门窗上喷洒高效低毒的氯氰菊酯、溴氢菊酯或0.2%的马拉硫磷等药物灭库蠓和蚋;使用灭蚊香;清除鸡舍周围杂草,垫平污水沟排净污水,减少库蠓和蚋孳生环境,切断传播途径。
(二)早期药物预防:每年的3月至9月是鸡白冠病的高发病季节,在此期间育雏育成,特别是与成鸡同场育雏育成的鸡群采用药物预防。一是在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可爱丹(25%氯羟吡啶)50克,有料有药,连用15天。二是在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10%的复方泰灭净50克,有料有药,连用14天。通过上述投药,可使早期感染的鸡群恢复健康。
(三)治疗:病初期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10%复方泰灭净100克、小苏打200克、0.5%维生素K3粉50克,有料有药,连用5天,5天后10%复方泰灭净减半,其它不变再喂9天为一个疗程(注:产蛋鸡休药期28天)。病中期在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10%复方泰灭净150克、小苏打200克、0.5%维生素K3粉100克,有料有药,连用4天,4天后10%复方泰灭净减至100克,其它不变再喂5天,5天后泰灭净减半,其它不变再喂5天为一个疗程(注:产蛋鸡休药期28天)。为提高鸡体抵抗力,可在鸡群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种维生素、葡萄糖等营养药物。发病早、中期的鸡群,通过上述投药都可恢复健康和产蛋,发病后期鸡冠萎缩的鸡(有的鸡冠萎缩至120天的育成鸡冠大小)难恢复,建议淘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