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它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疫病。此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鸡舍在通风不良、地面潮湿或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时,均可诱发此病。近期,笔者在东北、山东市场走访时,个别地区有本病发生。笔者现将其诊治方案简介如下:

1 发病原因

球虫直接损坏肠道粘膜,或者大肠杆菌在家禽受应激、抵抗力下降时超量繁殖,创造了厌氧环境;饲料因素(如换料)改变倡导的环境、PH值等;免疫应激反应,会降低倡导的抗感染能力;免疫接种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所带来的压力,都可能成为诱因。其他一般的生理性应激,也可成为治病因素。

2 主要症状

2周至6周龄的鸡常发生坏死性肠炎,尤以2-5周龄集约化养殖的肉鸡为多。

2.1 急性型 以突然发生、急性死亡为特征。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绝,不愿走动,羽毛蓬乱,可视粘膜苍白,排红褐色或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多数病鸡不显任何症状而死亡。

2.2 慢性型 鸡生长受阻,排灰白色流体稀粪,最后消瘦衰弱而死亡,耐过的鸡多发育不良,泄殖腔周围常有粪便污染。如发生混合感染,死亡率增加。若混合感染了大肠杆菌病,死亡率高达4%。

3 剖检病变

病变主要在小肠后段,尤其是回肠和空肠部分,部分盲肠也有病变。肠壁脆弱、扩张、粗细不均而且满气体,肠壁上有出血斑点,有时可出现肠壁严重出血;肠黏膜上附若疏松或致密的黄色或绿色伪膜,外观呈黄色或绿色,易脱落,剥去脱落的伪膜可见肠黏膜凹凸不平,见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鼓皮样坏死灶,严重的可见充血或出血;病变部肠管浆膜是浅红色、淡黄色或灰色,并见有出血确;剪开肠管可见有出血性、黄灰色和黄绿色泡沫样腥臭液体流出。

4 防治措施

做好日常的卫生工作,场舍、用具要定期消毒,粪便、垫草要勤清理,以减少病原扩散造成的危害。禽舍加强通风,避免养殖密度大。优质动物性蛋白合埋添加,保证饲料品质;换料至少要经过3d的过渡期,以减少应激等不良因素的刺激。有效控制球虫病的发生,对预防木病有积极作用。健康鸡要采取药物预防措施,控制本病发生。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