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槽料不适合断奶后过渡

断奶应激对仔猪会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院长冯定远教授在会上将原因归结为:饲料的改变、仔猪与母猪的分离、专栏后栏舍温度降低以及通风变差、与其他窝仔猪合并等等。而饲料的改变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为了减少断奶应激,通常会有养殖户在仔猪转栏后连续饲喂一段时间的教槽料进行过渡。苑忠昌认为,这种方法不但造成了对高价教槽料的浪费,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在断奶前,苑忠昌认为教槽料应该以乳糖类物质作为仔猪的主要能量和功能性营养来源。这是由仔猪出生时的基本状态决定的。苑忠昌称,仔猪出生时存在三个不利的状态:首先,仔猪出生时,胃酸分泌不足;其次,肠道表面为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而处于开放状态;最后,仔猪的免疫系统尚不健全。这种状态,也是仔猪大部分疾病发生的原因。而此时,肠道存在两个主要情况:仔猪出生后,肠道中就开始大量分泌乳糖酶,而其他酶几乎没有,要到三周龄后才逐渐开始分泌。而在仔猪出生后两小时,其肠道乳酸菌就定植完毕。此时,肠道的乳酸菌能利用乳糖酶分解乳糖后的产物半乳糖而产生乳酸,弥补了仔猪出生后的胃酸不足问题,同时也保护了肠道。可以对比的是,猪奶中的糖类也主要是以乳糖为主的,这也有效的证实了乳糖的重要性。对此,他详细解释,仔猪初生到断奶前的时间内,肠道分泌的在对糖类的消化酶中肠道内乳糖酶的分泌量最多,同时肠道的乳酸菌也产生一部分功能性寡糖,乳糖的使用不但为这个阶段的仔猪提供了营养也同时提供了一些良好的菌落环境,因此,含大量乳糖的教槽料在此阶段有比较理想的效果。但从某种意义来讲,教槽料的营养并不属于饲料营养。乳糖酶只在仔猪初生的前4周内大量存在仔猪断奶4周后,随着乳糖酶的大量减少,恰巧仔猪断奶的时间也正是在乳糖酶大量使用消失的时间,对乳糖的消化利用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腹泻现象。这种情况,通常也会被养殖户判定为教槽料的质量问题,这是不科学的。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