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脑脊髓炎的防治

鸡脑脊髓炎(AE)又称流行性震颤,是由小RNA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鸡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垂直或水平传播。病雏出现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及渐进性瘫痪。产蛋鸡发病时仅表现为一过性产蛋下降,蛋重减轻。流行特点鸡对本病最易感,各种日龄均可感染,但仅在雏禽才有明显的临诊症状。禽脑脊髓炎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通过接触进行水平传播。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产蛋鸡感染3周内所产的蛋带有病毒。一些严重感染的胚蛋在孵化后期死亡。大部分的鸡胚可以孵化出壳,但出壳的雏禽在出壳数天内陆续出现典型的临诊症状。一般在感染之后3~4周,种蛋内的母源抗体可保护雏鸡顺利出壳并不出现AE的临诊症状。症状经垂直传播而感染的小鸡潜伏期1~7天,经水平传播感染的小鸡,其潜伏期为11天以上(12~30天)。此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鸡。在自然暴发的病例中,雏鸡出壳后就陆续发病,病雏最初表现为迟钝,精神沉郁,小鸡不愿走动或走几步就蹲下来,常以跗关节着地,继而出现共济失调,走路蹒珊,步态不稳,驱赶时勉强用附关节走路并拍动翅膀。病雏一般在发病3天后出现麻痹而倒地侧卧,头颈部震颤一般在发病5天后逐渐出现,一般呈阵发性音叉式的震颤;人工刺激如给水加料、驱赶、倒提时可激发。有些病鸡趾关节卷曲、运动障碍、羽毛不整和发育受阻,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部分存活鸡可见一侧或两侧眼球的晶状体混浊或浅蓝色褪色,眼球增大及失明。1月龄以上的鸡群感染后,除出现血清学阳性反应外,无明显的临诊症状及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产蛋鸡感染后产蛋下降10%~20%,产蛋下降后1~2周恢复正常。孵化率可下降10%~35%,蛋重减少,除畸形蛋稍多外,蛋壳颜色基本正常。剖检变化:一般内脏器官无特征性的肉眼病变,个别病例能见到脑膜血管充血、出血。如细心观察可偶见病雏肌胃的肌层有散在的灰白区。成年鸡发病无上述病变。诊断根据疾病仅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鸡,剖检无明显的特征性肉眼变化,而以共济失调和震颤为主要特征,药物治疗无效等,即可作出初步的诊断。确诊应进行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1.鸡感染后一个月内的蛋不宜孵化。2.AE发生后,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将轻症鸡隔离饲养,加强管理并投与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维生素E、维生素B1、谷维素等药可保护神经和改善症状。重症鸡应挑出淘汰。免疫接种1.活毒疫苗一种用1143毒株制成的活苗,可通过饮水法接种。这种疫苗具有一定的毒力,故小于8周龄的鸡只不可使用此苗,以免引起发病。处于产蛋期的鸡群也不能接种这种疫苗,否则可能使产蛋量下降,建议于10周以上,但不能迟于开产前4周接种疫苗。在接种后不足4周所产的蛋不能用于孵化,以防仔鸡由于垂直传播而导致发病。另一种AE活苗常与鸡痘弱毒苗制成二联苗。一般于10周龄以上至开产前4周之间进行翼膜刺种,接种后4天,在接种部位出现微肿,呈黄色或红色的痘痂,并持续3~4天,第9天于刺种部位形成典型的痘斑为接种成功。为了避免遗漏接种鸡,应至少抽查鸡群中5%的鸡只作痘痂检查,无痘痴者应再次接种。2.灭活疫苗一般在种鸡开产前18~20周或产蛋鸡作紧急预防接种。投稿人:宏兴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