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场免疫程序的制定

免疫程序是决定免疫效果的重要环节,其制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同种疫(菌)苗,在不同养鸡场、不同饲养方式、不同区域等情况下,免疫程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要使免疫效果最佳,应根据当地鸡群疫病流行情况及规律、疫苗特点、免疫有效期、肉鸡日龄、母源抗体水平以及肉鸡机体免疫状况等,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制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清楚了解该场已发生过的疾病,发病日龄,周边地区疫情动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疫苗免疫的种类和免疫时间。

    ②选择合适的免疫途径,是成功免疫的重要因素,有些疫苗亲嗜部位不同,应采用特定免疫途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禽传染性脑脊髓炎是嗜肠性,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所以最佳免疫途径是饮水和滴口。对呼吸道疾病,最好选用弱毒苗点眼、气雾免疫。此外,不同免疫方式有其具体操作要求。对饮水免疫,饮用水应洁净卫生,不含氯离子和其他消毒剂的自来水或深井水。每年定期检测疫苗用水中的氯离子、重金属和细菌含量及pH。免疫前48小时及免疫后24小时的饮水中绝对不得含氯、药物和其他化学药品,应保证每只鸡都饮到疫苗溶液,饮水免疫应在2小时内完成。喷雾免疫,应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纯净水,喷雾器应专用,雾滴大小应适宜,喷雾器压力、喷嘴高度应适当,喷前关风扇,喷后20分钟后才可恢复正常通风。点眼、滴鼻,要确保疫苗在眼睛、鼻孔吸收完全。

    ③要注意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尤其是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首免日龄确定。对新城疫,首免日龄=(1日龄鸡母源抗体滴度-4)×4.5+4(以新城疫HI效价为标准);对IBD,最佳免疫时间=IBD效价均方根-22.36/2.82+1(以ELISA价为标准)

    加强免疫时,也要注意体内抗体的残存量。一般菌苗需间隔7~10天,类毒素需间隔6周以上;使用弱毒活苗,一般接种一次即可。蛋种鸡的免疫接种应在开产前进行。

    ④应根据疫苗特性选苗。一般应先用毒力弱的疫苗作基础免疫,再由毒力稍强的疫(菌)苗进行加强免疫。

    ⑤使用几种疫苗时,间隔时间要适当,一般应间隔2~3周。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