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鸭鹅球虫病

鸭鹅球虫多数寄生于肠道,少数寄生于肾脏。各种年龄的鸭鹅均能感染,雏鸭雏鹅易感性最高,死亡率可达20%~70%。球虫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通过消化道感染。

急性球虫病多发生于2~3周龄雏鸭雏鹅。病鸭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或废绝,喜饮水;翅下垂,闭眼呆立,喜卧嗜睡,排出含黏液、血液的腥臭稀粪;后期逐渐衰弱,体重下降,不能站立,发病后1~3天死亡。能耐过的康复鸭鹅生长和增重迟缓。

剖检明显病变为小肠中段、十二指肠黏膜肿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肠内容物有淡黄色或紫红色黏液,或胶冻状血性黏液,肾脏淤血。该病确诊必须在实验室进行球虫卵囊检查。

防治:盐酸氨丙琳按每10千克饲料加人1.5~2克,或按每千克体重用250毫克拌料,连用7天;克球多按每千克饲料加入250毫克,连用3~5天;球立清每瓶配水100千克,饮用3~5天;磺胺二甲基嘧啶以0.5%浓度混人饲料中喂服,或以0.2%浓度配水,连饮3天,停药3天后再连用3天;复方磺胺喹恶琳钠溶液,每100毫升加水500千克(首次加水200千克),连用3~5天。

由于球虫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应经常换药,最理想是两种药配合使用,不可长期使用单一种球虫药。对于一些毒性较大的球虫药,要按规定服用几天、停药几天、再服几天,以免引起副作用。

鸭鹅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且定期清除粪便堆积发酵,以消灭卵囊;防止饲料和饮水被粪便污染,饲槽和饮水用具等应经常消毒;定期更换垫草,铲除表土,换上新土。在多发地区和流行季节,要采用药物进行预防。如复方新诺明按0.02%浓度拌于饲料中,连用4~5天;球虫净每千克饲料加人125毫克,混匀,连用3~5天,屠宰前7天停药;克球多每千克饲料加人100~125毫克,连用3~7天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