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临床症状
患寄生虫病的鸭鹅一般表现消瘦、贫血、黄疽、营养不良、发育受阻和消化障碍等慢性或消耗性疾病的症状。虽不具有特异性,但可作为发现寄生虫病的参考。
(2)调查流行因素
调查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了解发病情况,摸清寄生虫病的传染和流行动态,为确立诊断提供依据。
(3)尸体剖检
对患病鸭鹅进行死后剖检,观察其病理变化、寻找虫体、分析致病和死亡的原因,有助于正确诊断。
(4)实验室诊断
许多寄生虫,特别是多数的蠕虫类,虫卵或虫体常随宿主的粪便排出。因此,通过对鸭鹅粪便的检查,可发现虫卵和幼虫的病原体。
防治:鸭鹅寄生虫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同时还必须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1)鸭鹅体内驱虫
驱除和杀灭鸭鹅体内的虫体是积极的防治措施,这包括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前者是对已发生寄生虫病的鸭进行的驱虫,后者属计划性驱虫,每年定期进行1~2次。
(2)外界环境杀虫
由于大多数寄生虫的虫卵排出体外,污染场地、水源、此必须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彻以杀灭寄生虫。
(3)阻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