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由冠状病毒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鸡是唯一的自然宿主。
2临床症状
病初看不到症状,突然出现呼吸系统症状,迅速波及全群是本病的特征。病雏鸡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有特殊的呼吸声响,尤以夜间听得更清楚。严重时,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翅膀下垂,昏睡、怕冷,常挤在一起。流出粘性鼻液,流泪,消瘦。2月龄以上或成年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喷嚏,气管有锣音。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25%-50%。同时产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蛋白稀薄如水,蛋白和蛋黄分离等。有的病毒株还侵害肾脏,引起肾炎、肠炎,可见急剧下痢症状。
3病理变化
大支气管周围小面积的肺炎;气管内有卡他或浆液性、干酪样的渗出物;有时可见到肺尖部有出血斑;产蛋鸡卵黄液化,成熟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萎缩。常见肾高度肿大、苍白,眼观呈花斑状,肾小管和输尿管内充塞大量白色的尿酸盐,呈内脏型痛风,并可见有肠炎的病变。
4免疫的注意事项
首免日龄最好根据母源抗体水体的高低与消长规律来确定,没有条件的一般在5-7日龄进行首免,传支单价或双价弱毒苗,滴鼻点眼操作,及时免疫可防止早期感染和发病。
疫苗的选择,现阶段市场上主要的疫苗有H120(呼吸型)、H52(呼吸型1月龄以上用)、Ma5(呼吸型和肾型)、28/86(肾型),还有一些复合的双价疫苗或灭活苗。根据当地发生的传支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
降低免疫反应的措施。任何免疫都会对鸡群造成应激,形成免疫反应。一般的免疫反应只是呼吸道的轻微变化,经过3~5天即可自然恢复,个别的免疫反应过于强烈,会引发大群暴发疾病。常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免疫前后3~5天的饮水中双倍量添加优质的复合多维,降低免疫过程中的抓捕和局部的免疫刺激;②免疫当天提高育雏舍的温度2-3度,以防止鸡群聚集,使疫苗更快的发挥作用;③合理使用免疫增效剂,如白介素、胸腺肽等,能明显降低各种疫苗引起的强烈疫苗反应,另外还可以延长抗体持续的时间和加快疫苗的反应速度,使抗体尽快产生;④免疫前后3天不能进行带鸡消毒和饲喂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如病毒唑和各种中草药等。
5治疗措施
鸡群发生传支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养殖实践中常用的防治措施有2种,分别是紧急免疫接种和积极抗病毒治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5.1紧急接种
发病的早期或确诊的第一时间采用3倍量的弱毒疫苗进行大群饮水或注射免疫,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使大部分鸡群产生有效的抗体保护。注: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的鸡群在免疫后的3-5天内大群可能会有死亡现象,这是正常的,由于病情发展的缘故,即使不进行免疫接种,也会死亡。
5.2药物治疗
防止各种继发感染而表现的严重呼吸道症状,如再配合氨茶碱、氯化铵等单独使用,对于呼吸道病的控制效果更明显。
中药防治验方一,板蓝根、山荆芥、防风、射干、山豆根、苏叶、甘草、地榆炭、橘梗、炙杏仁、紫苑、川贝母、苍术准确称量后等量混合,经过充分的粉碎合过筛后搅拌均匀备用。具体的使用剂量,按照每只成年鸡每天2克进行大群拌料,雏鸡减半剂量,连用7—10天,同时在饲料中配合小苏打0.3%大群拌料,连用3星期以上。
中药防治验方二,石膏5份,麻黄、杏仁、甘草、葶苈子、桔梗各1份,鱼腥草4份,混合均匀后粉碎拌料,预防量每千克体重2-3克,治疗量每千克体重3-4克,连用7-10天,早期使用,防治效果较好。
5.3辅助的防治措施
降低饲料中蛋白水平,增加麸皮的用量,以减轻肾脏的负荷,尽可能的降低死亡率;饲料或饮水中长期添加维生素C,可减少鸡群的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