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家禽氨基酸缺乏病


 
一)由于饲料中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1、没有根据家禽的生理需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如(1)种类:雏火鸡比雏鸡需要量大。(2)品种:外来纯种鸡比本地土种鸡需要量大。(3)年龄:生长发育期比成年期要多。(4)生产力:高产比低产要多。(5)日粮能量水平:高则蛋白质含量要高。(6)饲料中蛋白质的可消化率:低则要高些。(7)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衡则较好。
  在生产中常出现的事:
  (1)一成不变地使用一个饲料配方。
  (2)一种家禽饲料用于另一种家禽。如鸡饲料用于火鸡。
  (3)一些农户甚至没有添加鱼粉等蛋白质丰富的饲料,仅用玉米、米糠、米碎等喂家禽
  2、混合饲料中一种或若干种成分的蛋白质或氨基酸含量低于标准的含量。
  (a).同一种饲料,不同来源,含蛋白质的量不尽相同,尤其是动物性蛋白饲料
  (b).饲料发霉、变质,降低了可利用的蛋白质含量。
  (c).一些鱼粉中添加了无机氮(尿素)等,如按含氮量分析,蛋白质含量似乎够了,但实际上可利用的动物蛋白不足。
  (d).鱼粉中添加了一些虾壳等成分,使蛋白含量远远低于标准。
  3、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前者缺少则后者缺,后者缺则增大前者的需要量。

  4、赖、蛋、色三种氨基酸的缺乏限制了机体对其它氨基酸的利用。
  限制性氨基酸:在家禽体内,任何一种氨基酸的缺乏均可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其中的赖、蛋、色三种对其它AA的利用率的限制作用最为明显,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如饲料中第一种限制性AA仅满足机体需要的60%,则机体对其它AA的利用率也仅为60%。其余的浪费。
  玉米中赖、色含量较低,如饲料中含玉米成分很高,又没补充赖、色氨酸多的饲料,则就会影响机体对饲料中氨基酸的利用,造成蛋白质缺乏病。
  5、拮抗作用。
  (二)家禽采食不足(参考饥饿综合征)。
  (三)家禽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转运、合成障碍或消耗量异常增加。
  1、消化吸收障碍:球虫病2、合成、转运障碍:肝脏疾患(脂肪肝综合征)3、消耗量异常增加:发热、结核病等。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