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的非典型性新城疫


 
   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在免疫鸡群中的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愈来愈烈,受到人 们的关注,非典型新城疫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但产蛋下降较为严重,给 广大养鸡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期到我技术服务中心就诊的有多例表现产蛋下降、 蛋壳质量不好、产蛋率回升缓慢的病例,经我们实验室的检测与流行病学的跟踪调查确 定为新城疫,现将该病的临床情况与原因分析如下:
    一.临床表现及解剖情况
    1.临床表现
    发病的日龄一般集中在180-350天,开始发病表现呼噜、甩鼻等呼吸道症状,3-4天后就会表现在采食的下降、产蛋率的下降、发病鸡只的黄绿粪便等,也有的只表现 产蛋率的下降,蛋壳质量差等,其它都没有问题。在发病的过程中,一般采食7天左右 降到最低,降幅为10-50%,产蛋率一般降幅在10-30%不等,在此时褪色蛋增多,7-10天后产蛋开始回升,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增多,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基本没有死亡,大群精神很好,粪便基本正常。解剖情况可见卵巢的变形与坏死、输卵管子宫部轻
的水肿, 个别的出现白色的干酪物,肠道水肿,经检测为强毒型新城疫。
    2.血清学检测:( 举例:180天的鸡)
发病初期的抗体:ND  4   6  6   6  5  7  6  6     (5.75)
            H5  7   8  8   8  7  8  8  7      (7.63)
            H9  8   8  9   9  8  8  9  8      (8.37)
发病后15天的抗体:ND  11 10 11  5  9  9  10 11      (9.5)
              H5  7  8  8  8  7  7  8  6      (7.4)
              H9  7  8  8  9  8  8  9  7      (8.0)
    经过抗体检测可以看出: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变化明显,相差4个滴度,而H5、H9的抗体变化不明显。经过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的流行情况确定为非典型新城疫。      
  二.原因探讨
  ⒈环境污染严重。现在的养殖多数以养殖小区的形式发展,观念落后,死鸡到处乱 扔,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等,在这样的环境中鸡群的免疫应答不良。抗体水平的高低在 疾病的控制中起主要的作用,但不是万能的。因为现在新城疫的免疫只能降低其感染 的几率,不能完全控制病毒感染。鸡新城疫的临床表现决定于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和抗体 的免疫状态,当新城疫病毒遇到免疫力降低的鸡时可表现非典型新城疫,当鸡的Hi抗体<4log2,遭遇强毒可死亡,Hi抗体6以上遇强毒可感染并导致产蛋下降但临床症状不明显,
病毒在咽喉局部和肠道繁殖而排毒。
  2.毒力增强,现在流行的是新城疫强毒基因VII型,在高抗体的情况下能突破黏膜 屏障,造成产蛋鸡群的感染发病。
  3.饲养管理不良,在育成阶段鸡群的体重不达标,在免疫时会造成免疫应答不良,抗体水平参差不齐,进入产蛋期后,鸡群在多重压力下表现亚健康状态,此时抗体低的鸡只容易被感染而排毒,从而引发全群的发病。
  4.应激的叠加反应,开产后要进行多次免疫,再加上冷热、换料等应激,会造成鸡群的体质下降而发病。
  5.冻干苗使用不当:有的养殖户在开产后频繁使用IV系和低毒力活疫苗,这些疫 苗对抵抗强毒新城疫效果较差,易邦公司生产的新克灵(克隆I系CS2)对非典型新城 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三.防控措施
  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2.加强饲养管理,在育成阶段定期的对鸡群进行称重,对不达标的鸡要单独隔离饲 养,保证鸡群整齐度。
  3.做好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抗体水平的离散度与感染几率呈正相关。
  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115-120天  新克灵(CS2)           2-3羽份   肌肉注射
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三联MAC油苗    0.7ml     颈部皮下注射
140-150天   新克灵(CS2)           2-3羽份   肌肉注射
200-250天   ND-H9油苗            0.5ml     颈部皮下注射
       新克灵(CS2)           2-3倍量   注射         
   5.处理方案
   ①多维素饮水②强力霉素万分之五拌料③发病早期用克隆I系(CS2株)3倍量注射,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