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鸡饲料中毒性鸡病


 
1 饲料原料引起的饲料中毒

1.1 黄曲霉素中毒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种毒素黄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在花生、花生饼(粕)、豆饼、玉米黄豆、麸皮等饲料中,当温度(24-30~C)和湿度(80%以上)适宜时,黄曲霉菌就迅速繁殖,产生损害动物肝脏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鸡饲料由于受潮、受热而发霉变质后也可产生多种霉菌与毒素。黄曲霉菌以B族毒素毒性最强,B族毒素具有蓝色荧光,由紫外线照射很容易发现。当鸡食入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饲料可引起中毒,雏鸡往往并发霉菌性肺炎。
症状:症状的轻重与鸡摄入毒素的量及鸡的日龄、体质有关,雏鸡一般为急性中毒,多发于2~6周龄 ,常没有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则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 、食欲减退 、生长不良、贫血、腹泻 、粪便呈灰褐色或粪中带血鸡体消瘦,衰弱,贫血,鸡冠苍白,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或张 口呼吸 、有时发出呼噜声或哨声 ,并有明显的腹式呼吸。青年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一般引起慢性中毒。
蛋鸡发育迟缓、开产推迟、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产畸形蛋较多,极度消瘦。剖检可见肝肿大呈黄白色,后期有的肝脏上有点状 或结节状病灶 ,心包 和腹腔 积水 ,肾苍 白。
防治措施 :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鸡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发现中毒后,要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更换全价优质饲料 ,加强护理 ,使其逐渐康复。加强对饲料的保管,防雨淋和潮湿,可在饲料中投放制霉菌素50万IU/Kg,同时用两性霉素B按立方米25万IU剂量喷雾5 min,1天1次,连用两周对于轻微霉变的饲料可用硅铝酸盐吸附等方法进行去毒处理。还有饮水中加入0.5 g/L硫酸铜或5g/L碘化钾,供鸡群 自由饮服,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每3天调换1次。用百毒杀消毒料、水槽。易霉变的原料和饲料应充分晒干
后存放在通风干燥处。贮存场所启用前最好用甲醛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30ml、高锰酸钾30g、水30ml的混合液。可疑饲料应在太阳下晒干。
1.2 食盐中毒
食盐是鸡日粮配合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适量添加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食欲和消化机能,保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鸡日粮中食盐含量一般为0.3~0.4%。当摄入过量食盐时很快出现中毒反应,雏鸡最敏感。一般雏鸡料中食盐达0.7%、成鸡料中达1%时就可引起鸡明显121渴和腹泻;当雏鸡料中食盐达1%时,鸡群就会出现大批死亡。发现过晚,雏鸡死亡率可达100%。鸡食盐中毒的最常见原因是计算错误,称量不准或拌料不均;配料所用的鱼干或鱼粉或饮水中含盐量过高。此外,在鸡群因食盐缺乏而发生啄癖时,饮用食盐水浓度过大(>2%)、喂的时间过长(>3天)或饮水供应不足 ,都有可能引起中毒。
症状:因摄取食盐量的多少和持续时间的长短而不同。症状轻微的,饮水增加,粪便稀薄或混有稀水;严重者,食欲废绝、渴欲强烈、无休止的饮水 、嗦囊肿大 、口鼻流黏液、腹泻、呼吸困难,最后衰竭而死 、剖检可见腹腔、心包积水,肺水肿肾脏肿大,输尿管排泄物中有尿酸盐。
防治措施:正确计算用盐量,均匀拌料;平时配料所用鱼干或鱼粉一定要测定其含盐量。含盐量高的要少加,含盐量低的可适当多加。发现鸡群异常喝水要抽样进行盐分测定 ,一旦食盐过量要立即停喂含盐量过多的饲料或饮水,改换其他饲料,供给充足、新鲜饮水。多次少量供给清洁饮水或5%葡萄糖水,可每隔1小时让其饮水15~20min,以防食盐过快吸收扩散。及时隔离中毒鸡,并喂给红糖水,增加多种维生素用量,有条件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c。

1.3 菜籽饼中毒

菜籽饼 含粗蛋白35%以上,含可消化蛋白27.8%,比玉米高2.8倍,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其含有害成分芥子甙,在芥子酶作用下可水解成有毒的异硫氰酸丙烯酯、唑烷硫铜等,此外,还有单宁等。若不经过适当处理直接喂鸡就容易引起中毒。
菜籽饼的含毒量与其品种有关,不同品种的鸡对菜籽饼的耐受能力也有差异。普通菜籽饼在饲料中的比例为产蛋鸡占8%、肉仔鸡后期饲料占10%即可引起中毒。

症状 :最初是采食减少,粪便干硬或稀薄、带血等不同的异常变化,生长缓慢 、产蛋量下降、软蛋增多、孵化率下降。剖检主要是甲状腺肿大,胃黏膜充血或出血,肾肿大,肝脏萎缩有滑腻感 ,消化道(尤其是胃)内容物稀薄呈黑绿色,肠黏膜脱落出血。
防治 :发现中毒立即停喂含有菜籽饼的饲料,饮用5%葡萄糖水,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在平时配料时,6周龄 以下蛋鸡及4周龄以下 肉仔鸡不使用菜籽饼,并使菜籽饼在饲料中的比例不超过5%。

1.4 棉籽饼 中毒
棉籽饼是棉纤维有棉油加工业的副产品,蛋白质 含量在36%以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植物性饲料中仅次与豆粕 ,且价格低廉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蛋白质饲料,但其中含有1%左右的有毒棉酚。当长时间或大量饲喂未经脱毒的棉籽饼时,棉酚在鸡体内蓄积过量就会引起中毒。
症状:中毒鸡厌食、消瘦、腿软无力、腹泻 、粪便色淡 、呼吸困难 、数 日内死亡;产蛋变小、不久蛋白变成粉红色、蛋黄变成茶青色,孵化率降低。

剖检肝、肾肿大或萎缩 ,胆囊扩张,胸腹腔均有渗出液,肠内容物由前向后逐渐加深至酱油样褐色,肠黏膜脱落、出血 ,肝脏 、脾脏 、胰腺、肠黏膜上有蜡质样色素沉积;产蛋鸡卵巢及各段输卵管高度萎缩。

防治:棉籽饼在饲喂前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可煮沸加热l小时或用0.2~0.5%硫酸亚铁液浸泡24小时。限制喂量,饲料中棉籽饼用量一般为5%以下,蛋鸡不超过7%,种鸡 、雏鸡最好不用。用棉籽饼配料时最好相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A及钙含量 。发现鸡群中毒后 ,应迅速更换不含棉籽饼的优质饲料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细粉,饮用5%葡萄糖水或干革、茶叶、绿豆同煮的汤汁,也可在饮水中加入豆浆 、牛奶或饮用0.02%~0.03%的高锰酸钾液 (破坏胃肠道内的棉酚,但此法只能饮1次)。
1.5 氟中毒
氟是动物体生命活动中必须的微量元素,也是有害元素 ,长期饲喂未经过脱氟处理的矿物质添加剂,如过磷酸钙 、天然磷石灰等也可引起畜禽氟中毒。家禽 日粮中的钙磷补充剂大多为矿物磷酸盐,主要为磷酸氢钙,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易引起家禽的氟中毒。

症状: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 ,生长迟缓,身体瘦弱 ,腿部乏力 ,关节肿大 ,僵直 ,步态不稳 ,运动障碍,软脚,有时呈“八”字脚,严重的可出现跛行或瘫痪、拉稀,有的因腹泻 、痉挛、衰竭而死,产蛋鸡产蛋率下降,蛋个变小,破壳蛋、沙壳蛋 、畸形蛋增多。种鸡长期氟中毒会使种鸡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刚出壳的雏鸡出现腿部骨骼畸形,小鸡生长缓慢、冠白,精神萎靡。

防治:对已发生氟中毒的家禽要及时治疗。

如发现家禽氟中毒,应立即停喂含氟高的饲料更换氟含量合格的饲料。供给低氟或无氟的饮水。每 日供给硫酸铝、铝酸钙和硫酸钙等,可减少中毒动物骨中的氟含量。每日口服乳酸钙至跛行消失。钙制剂也可阻碍氟在骨骼中沉着,增加饲料中钙,同时供给维生素A、维生素D对预防氟病有效。硼酸盐可与氟形成BF4,能减轻氟的毒性对饲料的适口性影响不大,在给予动物补充含磷的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