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


 
   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以败血症、关节炎、皮肤溃烂及雏鸡脐炎为特征的条件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科学养鸡的水平不断提高;鸡新城疫、禽霍乱等烈性传染病防疫工作的加强,防疫密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该病已对一些养鸡专业户的肉用仔鸡的饲养威胁很大,成为主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本病对鸡胚、雏鸡及仔鸡发病率高,死亡快,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主要症状 一般病鸡初期表现精神萎顿,不愿活动,倦怠,站立于一隅,发热,食欲不振。部分病鸡下痢,便黄或绿,有的背、胸、腹等部位皮肤呈紫黑色,若继发感染坏疽杆菌病,使皮肤溃烂,故又称为“烂背病”。慢性病鸡表现行走困难,不能站立或宁卧勿站,并且生长停止,体重减轻。关节炎型病鸡的关节、趾关节或翼关节肿胀、疼痛,关节部潴留化脓性纤维性渗出液;有的病例出现趾瘤。有的病鸡呈结膜炎,眼睛流出淡黄色脓性粘液,使上下眼睑粘连而失明。新出壳的雏鸡,感染本病的特征是腹部膨大,脐孔闭锁不全,发炎肿大,俗称“大肚脐”,病程3-5天,多以死告终。
  (二)临床诊断 可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情况,在发病现场做出初诊。当病鸡胸腹部皮下有黄绿或蓝绿色,(有伤口)皮肤破溃后,流出褐色或紫红色液体,局部的羽毛易脱落,多发于35-50日龄鸡;或饲养的鸡,不论何品种均可出现关节肿大、发热,触摸有痛感,卧地不起,或新出壳的雏鸡腹部膨大,潮湿,即可疑为本病。
  (三)防治措施 鸡葡萄球菌病虽然有疫苗可供免疫,但因费时费工,故只有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全价平衡饲料,提高鸡群健康水平;同时做好兽医卫生工作,搞好经常性消毒防疫,提供良好的禽舍环境,方能有效地防止本病发生。1、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提供营养成分合理的饲料,特别是维生素和无机盐。2、坚持孵化场的消毒程序,对种蛋、孵化用具、场地空气进行彻底消毒。方法可用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种蛋1-2分钟,或用甲醛 (福尔马林)蒸汽熏蒸消毒,即5立方米的场地,用40%甲醛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将其倒入钵中,熏蒸30分钟即可。3、消除可能引起外伤的因素,保护皮肤完整,杜绝感染门户的发生。如保持笼舍场地表面光滑,无尖锐锋利之处,以及尽早给雏鸡断喙断趾等。4、经常消除鸡舍内的排泄物或其他杂物,并常用千分之三过氧乙酸对空气、环境、笼舍、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保持舍内干燥,空气清新,通风良好。5、合理安排鸡舍内饲养密度,避免饲养密度过大,防止因拥挤而增加外伤,增加感染率。光照要强弱适中,防止相互啄羽、啄肛。6、在断喙、带翅号、剪趾、注射、免疫接种前在日粮中适当增加维生素,适时通风,保持舍内正常干湿度。并且在进行上述手术和操作时,应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作好局部消毒,减少感染的机会。 7、由于葡萄球菌是鸡场和鸡群中的常在菌,所以鸡葡萄球菌病的治疗方法是:(1)应选用葡萄球菌最敏感的药物作为治疗的首选药。如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等。据笔者临床实践,以硫酸庆大霉素为好(并不排除选用其他广谱抗菌素),4日为一个疗程,每日肌注两次,用量前2日6000—12000国际单位/千克体重,后2日3000-8000国际单位/千克体重;一般1-2疗程即可痊愈。并且肌注比饮水效果好。(2)由于葡萄球菌可以产生抗药性,故在治疗中,应注意定期轮换用药,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3)可试用金霉素等广谱素作预防和治疗用药。按万分之二混入饲料内,一般用药不超过5天;或肌肉注射,用量40毫克/千克体重。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