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大肠杆菌病与败血支原体病混合感染的防治

 
  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混合感染是肉鸡养殖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从兽医临床讲,肉鸡感染支原体病后,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增加几十倍,反过来说,肉鸡感染大肠杆菌后,支原体病的感染率也将增加几十倍。也就是说,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最容易形成混合感染,死亡率 10%~40%,有时高达70%。两种病的混合感染以及抗药性的产生,使得在治愈此类疾病时药物选择上面临诸多难题。因此,应根据其具体发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
1、发病原因
大肠杆菌和支原体都是条件性致病微生物。肉鸡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发生较多,支原体病主要由应激、密度过大、育雏温度忽高忽低、温差过大引起,单独感染时死亡率很低,但并发大肠杆菌病时,死亡率极高。有时大肠杆菌病也能继发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多是由于育雏舍通风不良引起。当其激发支原体病时,运用药物一般能够降低死亡率,而呼吸道症状往往难以根除。
2、发病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松乱。流泪、流鼻液,典型症状为气管啰音,流浆液性和黏液性鼻漏,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发病后期,颜面部肿胀,鼻窦和眶下窦蓄积渗出物,一侧或双侧眼睛失明。排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便。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含有黏稠状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浑浊,严重者有干酪样渗出物,上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窦腔内充满黏液和干酪样渗出物,并可见到纤维素性肝周炎和心包炎。肠浆膜、心外膜、心内膜有明显的小出血点。
4、危害
本病可引起肉鸡生长速度显著降低,料肉比明显提高;蛋鸡和种鸡的产蛋率降低、畸形蛋增多、种蛋孵化率降低、健雏率下降。肉鸡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或在免疫呼吸道活病毒疫苗时,非常容易发生严重的疫苗反应,造成药物费用的增加和生产损失。
由于败血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造成严重的气囊炎、心包炎和肝周炎等,引起死亡率和淘汰率的显著提高。据统计,种鸡感染败血支原体后,饲料转化率降低10-20%、死淘率上升10-20%;开产日龄推迟2周、峰期产蛋率降5-10%;蛋鸡的产蛋率下降10-20%;种蛋孵化率降低5-10%、雏鸡的弱雏增加10%、肉鸡的体重降低38%、出栏时间延长、治疗成本上升(每只肉鸡多用0.3元)。
5、防治要点
5.1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降低鸡舍的饲养密度,控制好鸡舍温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
5.2 免疫前后应添加氨基多维或禽乐肽、参芪金维素等抗应激药物。
5.3 加强鸡舍消毒,消毒药物应尽量选用刺激性气味较小的药物:华牧威尔奇。
5.4 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细菌耐药性、药物配伍禁忌、肝肾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
6、 防治方案
防治本病的主要药物有:威宏、泰力欣、肠欣舒、氟孢杆特、肠呼欣、沙拉泰欣、支原净、克拉泰奇、杆菌快杀、头孢米胺
支原体病继发大肠杆菌病时,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案:
方案一:克拉泰奇+杆菌快杀,连喂5天后,投利肾药物-益肾康或肾肿舒、禽肾解毒
方案二:泰力欣+头孢米胺,连喂5天后,投利肾药物—益肾康或肾诺宁、禽肾解毒
方案三:泰力欣二代+沙拉泰欣, 连喂4天。
大肠杆菌病继发支原体病时,可考虑以下治疗措施:
方案一:氟孢杆特+ 威宏, 连喂4-5天
方案二:安普先锋+肠呼欣, 连喂4-5天
方案三:肠欣舒二代+克拉泰奇, 连喂4-5天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