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疾病能引起鸡群产蛋量下降,各类疾病对鸡群产蛋的影响又各不相同,鸡群也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现就一些主要影响疾病作一介绍:
1、新城疫(ND)
一般情况可使产蛋量下降10%—30%,重症鸡群可下降50%—60%,甚至停产,软壳蛋、糙皮蛋、畸形蛋数量剧增,并伴有气管罗音、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病鸡排绿色稀粪,后期还出现神经症状。经过治疗,产蛋量可在2—3个月后逐渐恢复,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目前常见的非典型ND比较多,仅出现产蛋下降和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应引起重视,鸡群应坚持作ND抗体水平的监测,适时用疫苗进行免疫。
2、传染性支气管炎(IB)
发病鸡群的产蛋可下降25%—50%,同时也产软壳蛋、畸形蛋;蛋内容物的品质也发生变化,表现蛋清稀薄如水、蛋白和蛋黄分离、浓蛋白消失等异常现象。呼吸型传支伴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肾型传支则出现严重的拉稀。发病第二天即产蛋下降,经2周左右降到最低点,然后缓慢回升,经6—8周后可能恢复,但很难达到发病前产蛋水平。发生本病的地区,可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产蛋下降综合症(EDS)
出现群体性产蛋量下降,比正常下降20%-30%,最高达60%以上,同时也可伴发轻度腹泻。特征性的现象是在减蛋期间出现薄壳蛋、软皮蛋或糙皮蛋,蛋壳颜色严重淡化,但是蛋的内部质量并无明显影响。目前按要求在14—16周龄时注射疫苗可控制此病的发生。
4、禽流感(AI)
感染AI的鸡群产蛋量很快下降,一般下降到20%左右,维持2-5周后可逐渐回升,但很难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鸡群出现死亡,死亡率1—90%不等;发病鸡群有轻度不同的呼吸道症状,病鸡头面部及眼睑周围肿胀、流泪,鸡冠、肉髯、脚等部位出血、变紫。
5、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发病鸡群产蛋量下降10%-60%,由于此病来势凶猛,大多数病例死亡率较高,全群呈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部分因窒息而死亡。一旦发病,立即接种疫苗并辅以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消毒,可控制此病蔓延,缓解鸡群症状。
6、禽传染性脑脊髓炎(AE)
成鸡感染后症状明显,主要是产蛋量出现下降,持续1-2周,下降幅度5%-30%,蛋变小,约3周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发病1个月内产的蛋不能用作种蛋,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7、鸡痘(FP)
发病鸡群产蛋下降10—30%,部分鸡出现停产,由于该病症状较明显,易于诊断,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8、禽霍乱
鸡群发病后产蛋量下降10%-30%,重者停产。病鸡常有剧烈的腹泻,粪呈灰黄或灰绿色。抗菌药物治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