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奶犊牛腹泻病的管理措施

  奶犊牛腹泻病是指出生后不久的奶牛,不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引发的以腹泻为主的消化道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犊牛脱水、酸中毒以及败血症等,严重者还会出现死亡。现将引起犊牛腹泻症的病因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病因 

  1.消化不良性腹泻。妊娠期内奶牛的饲料不佳,营养不足,尤其是妊娠母牛在后期饲料单一,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缺乏,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造成先天性的发育不良,使犊牛体质衰弱、抵抗力下降而引发该病。此外,在犊牛出生以后的饲养管理上,因受寒冷潮湿,或舍内外气温突变,或人工喂乳温度过低,或饲喂过程中不定时定量等,从而使犊牛体内消化腺的功能发生紊乱,抑制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分解,使其肠内发酵微生物得到大量繁殖而致病。 

  2.细菌性腹泻,由于犊牛舔食一些不清洁之物,如粪尿、泥土以及饲料中已被感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或肠胃内的一些常在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呈现致病作用。 

  二、症状 

  消化不良性腹泻:犊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出灰白色或暗褐色的黏稠粪便,粪便中常含有大量不消化的奶凝块,味酸臭。个别病犊牛还出现慢性鼓气现象,其体温、呼吸、脉搏在病初无明显变化,随病程延长,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现象,不及时治疗,一般经4~5天死亡。 

  细菌性腹泻:发病急,犊牛突然出现腹泻,并排出带有血丝的粪便,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眼窝塌陷,弓背,体温40℃~41℃,脉搏增至140次/分,病犊牛后期全身无力,常卧地不起,四肢发凉,出现严重脱水表现,并出现自身中毒和心力衰竭,一般经1~2天死亡。该病以犊牛出生后4~10日龄左右多发,以体温升高、腹泻、脱水、自体中毒及心力衰褐为主要特征。 

  三、治疗方法 

  1.消化不良性腹泻:口服0.2%亚硒酸钠溶液10毫升;口服胃蛋白酶1克、乳酶生2克,每日两次。一般经2~3天即可恢复。 

  2.细菌性腹泻:卡那霉素50万单位2支,肌肉注射,每天两次;复方氯化钠500毫升、5%氯化钙20毫升、5%葡萄糖500毫升、5%碳酸氢钠20毫升,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日注射2次,连用2~3日。 

  四、预防措施 

  1.加强对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尤其是在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迅速,必须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给母体。为此,妊娠期内母牛必须加喂一些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用以满足体内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出生后对外界适应性的需要。 

  2.妊娠母牛在产前20~30天左右,口服0.2%的亚硒酸钠50毫升1次,犊牛出生后2~3天内口服5~7毫升。 

  3.犊牛出生后,要立即喂足初乳,使犊牛在短期内就可获得母源抗体,以增强犊牛的抗病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在每次喂乳时,要尽量喂给新挤的乳,以保证适当的温度。随着犊牛日龄的增加,要逐渐增加乳的喂饲量,千万不要忽增忽减,以防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4.经常打扫犊牛舍,及时清除粪便,定期消毒,保持牛体清洁卫生,防止让犊牛舔食到污物或粪便。暑期注意舍内通风,同时阴雨天做好保暖工作。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