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内科病瘤胃积食的防治

 瘤胃积食是因牛饱食多量精饲料和干燥质量不佳干草引起瘤胃蠕动减弱和胃容积扩大,而使食物停留在瘤胃内,致使瘤胃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的一种前胃疾病。

  一、病因
  
  1.原发性
  
  饲养管理不善。饲料突变,运动不足,饥饿后采食大量干草或精料。平时不按饲养标准补给精饲料,而偷吃精料。饮水不足,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缺乏。
  
  饲草质量不佳,长期供给难以消化的饲料,如玉米秸、麦秸、花生藤、甘薯叶茎、豆秸等。
  
  2.继发性
  
  可继发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真胃积食和创伤性网胃炎等。
  
  3.应激因素
  
  气温突变,长途运输,过度使役。

  二、临床症状
  
  病初患牛食欲减退,然后逐渐发展为废绝,进而出现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精神沉郁、鼻镜露珠减少至干燥,口腔有异味。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同时每分钟蠕动次数减少,严重病牛可完全停止。触诊瘤胃时,其内容物多而坚实如生面团样。有时上方有少量气体。粪便少而干硬,恶臭,粪球粘附粘液或血液,内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病初体温不高,随着病情症状加重,瘤胃内产生的有毒物质被吸收,脉搏和呼吸增数,并出现昏迷,四肢无力,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卧地不起,发生脱水,酸中毒,全身衰弱等症状。

  三、病理变化
  
  因瘤胃积食而死亡的牛,尸体剖检可见瘤胃内积有面团状的内容物。表现为干固硬结,内容物呈现草团状附有胃粘膜上皮,有恶臭味。瘤胃粘膜表层弥散性脱落,粘膜层脱弥散性潮红充血,严重病例可有出血现象。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心、肝、肾等实质脏器可见有变性变化。肺常见有瘀血水肿。

  四、诊断
  
  1.原发性瘤胃积食根据病史,病牛曾采食品质不佳的难以消化的秸秆,偷吃大量精料。
  
  2.临床症状:
  
  急性型的病牛突然反刍、嗳气停止、鼻镜干燥、腹痛、背腰拱起、后肢踢腹、呻吟、摇尾。左侧下腹部臌起,左肷窝部平坦。触诊瘤胃时,病牛局部有疼痛反应;瘤胃内容物粘硬并有实感。叩诊呈浊音。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或消失,但初期增强。粪便呈球状色暗黑,有恶臭味。可视粘膜发绀,呼吸促迫增数,脉搏细快。
  
  五、防治
  
  1.治疗
  
  (1)灌服泻剂
  
  硫酸镁或硫酸钠500~1000克,加松节油30~40毫升,常水4~5升,胃管1次投服;或液体石蜡1~2升,1次内服。
  
  (2)增强瘤胃蠕动
  
  皮下注射新斯的明20~60毫克,或氨甲酰胆碱4毫克每日1~2次。
  
  (3)补液解毒
  
  25%葡萄糖液500~1000毫升,复方氯化钠液或5%精盐水1000毫升,5%碳酸氢钠液500毫升,1次静脉注射,每日1~2次。
  
  (4)健胃
  
  内服龙胆酊50~80毫升,陈皮酊50~100毫升加适当水。
  
  (5)瘤胃切开术
  
  应在急性和早期中进行。去除瘤胃内容物不宜超过总量的2/3,并同时补充适量的健康牛瘤胃内容物或易消化的干草。
  
  (6)中药法
  
  ①蜂蜜1000克,常水200毫升,碳酸氢钠200克1次内服。
  
  ②大黄60克,枳实60克,厚朴90克,槟榔60克,茯苓60克,白术45克,陈皮45克,麦芽60克,神曲60克,山植60克,甘草30克。加减:如患牛口粘、舌红、尿少、排粪干燥时,方中加入芒硝60克,黄芩30克,黄连20克,石膏30克;如患牛口流清水,舌色青白,粪便溏泻,粪渣粗糙,或混有未消化饲料,尿清亮,方中加入砂仁义、草果、牛夕,补骨脂各30克。如患牛粪便稀,色黑混有血液者,方中加入黑黄芩、黑槐花、黑地榆各30克,黄连20克。
  
  2.预防

  不能随意加大精料喂量,避免突然更换饲料,粗饲料如豆秸、麦秸、稻草等应适当加工后,配合其他饲料喂牛。加强饲料保管,防止牛偷食。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