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出生后,病菌通过吮乳、羊粪或饲养人员手指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病菌在小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羔羊腹泻或小肠溃疡。患羔羊痢疾,发病率死亡率较高。
一、预防
1、对母羊怀孕后期要做到产前抓膘,增强体质,防止受凉。
2、掌握预产期,对产羔舍进行消毒,舍内温度保持在18―24度。
3、羔羊产出后,用消毒毛巾擦干羔羊体上粘液,人工辅助吃上初乳。
4、对发病的羔羊立即隔离治疗。
二、治疗
1、对羔羊患痢疾应立即用土霉素0.2―0.3克,胃蛋白酶0.2―0.3克,加水灌服,每天2次。
2、用鞣酸蛋白0.2克、碳酸钠0.2克再加呋喃唑酮0.1―0.2克,加水灌服,每天3次。
3、如发生肺炎,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单位混合肌肉注射,每天2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