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痘、兔球虫病的防治

  兔 痘

  本病是家兔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致死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鼻腔、结膜渗出液增加和皮肤红疹。病原体为兔病毒。一年四季均会发生。

  症状:兔痘病毒分为痘疤型和非痘疤型二种,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在流行初期较短,后期较长,平均14天左右。感染后,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红色斑块并发展成大小不等的丘疹。最终形成结痂;在颜面部皮肤和天然孔周围皮肤出现水肿,严重时大片皮肤出血坏死。

  预防:可给健康家兔注射牛痘疫苗,能产生抵抗兔痘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可达半年。对兔场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兔场的清洁

  兔球虫病

  是危害家兔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发病率可达70%,死亡率80~100%。以4~5月龄以内的幼兔最易感染。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季节。患球虫病的带虫兔和病兔所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场地及饲养人员等是本病的传染源。

  1.诊断技术

  家兔感染后,一般经过2~3天就开始发病,部分在3天以上才开始发病。根据球虫寄生部位可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三类。

  (1)肠型球虫病:球虫寄生在肠上皮细胞内,常呈急性,多侵害20~60天仔兔。急性者有的不表现任何症状就死亡。发病时突然倒地,后肢及颈背伸肌强直,痉挛,头向后仰,发出尖叫,迅速死亡。慢性者食欲不振,腹部膨胀,下痢,肛门沾满恶臭的稀粪。,剖检时可见小肠,盲肠粘膜有炎症,肠粘膜有淡黄或白色结节,肠腔充气。

  2)肝型球虫病:球虫侵害肝脏,呈现肝脏肿大,肝区有触痛感,眼球发紫,眼结膜苍白,有少数间有黄疸症状。病兔下痢,贫血,被毛失去光泽、容易脱落,很快消瘦死亡。死后剖检,见肝表面有粟粒大小的白色微黄结节,刺破结节有白色脓汁流出。病兔腹水较多。

  3)混合型球虫病:具有肠型和肝型两种临床症状,较多发生在老兔场。病兔消瘦,贫血,下痢与便秘交替发。

  采取肠或肝的结节,显微镜涂片检查,可见大量卵囊,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即可确诊为球虫病。

  2.防治方法

  本病主要着眼于预防,如已出现临床症状,则肝、肠已受到严重损伤,即使治愈也难以短期康复。另外,球虫的发育史有"自身限制"的特点,一到向体外排出卵囊时,就基本上终止了其寄生生活。在不发生再感染的条件下,一般有两种结局,发生死亡或逐步趋向康复。故治疗常缺乏实际意义。目前常用的预防药物有磺胺类药、氯苯(月爪)、痢特灵等。磺胺类药一般配成0.02%水溶液供饮用,或按0.05~0.1%的比例混人饲料中内服,连用3~4周。痢特灵按家兔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内服,连服10天,停5~7天为1疗程。此外,目前新生产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克球多,家兔按每公斤体重0.32克,内服,每天1次,连服2周。 球虫净,按每公斤饲料加入10毫克,连喂15~30天。抗生素类药物,有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已广泛用于鸡 球虫病,并已开始应用于兔。如:莫能霉素,按每公斤饲料混入10~20毫克,连喂1~2个月,可预防肝肠球虫病。盐霉素,按每公斤饲料混人100毫克,那拉霉素,接每公斤饲料混入25毫克,连喂1~2个月。兔球丹,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研制而成,对防治兔球虫病有良好效果。兔球丹属中西药复方制剂。用于预防时,每公斤饲料加20克,治疗时剂量加倍。连用7~15天,停7 天为疗程。除药物预防外,兔舍要保持清洁干燥;在固定地方堆积粪便,并进行发酵处理,安排好繁殖季节,使仔兔断奶不要在霉雨季节;病死兔要深埋,笼舍及用具定期用喷灯火焰或沸水消毒,或用10%氨溶液及石炭酸消毒。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