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长期饲喂粗硬干草,缺乏青绿
饲料及饲料中混有泥沙,加之饮水不足,分泌减退而导致肠驰缓,使其大量粪便停滞在盲肠、结肠、直肠内,水分被吸收,变成干硬状,阻塞肠道而致病。 2、症状:病兔食欲减退或废绝,肠音减弱或消失,初期排出的粪球少而坚硬变小,以后则排粪停止。有的兔头颈弯曲,俯视腹部或肛门,表现出排粪迟滞,肠管充满,出现不安。当肠管阻塞而产生过量气体时,则有“肚胀”。严重时粪粒外包有一层白色胶样的物质,尿少而色深(多为棕红色),触摸腹部时,可感到大肠内聚积多量的干硬粪粒。 3、防治措施:首先要精粗饲料合理搭配,并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青绿多汁的饲料及含纤维较高的饲料,加强运动,一旦发现便泌,应及时给予治疗,切勿拖延其病情。治疗时可采用(1)液体石蜡或蓖麻油,成年兔16毫升,幼兔8毫升,加等量水内服,每天1次~2次,连服2天~3天。(2)用温肥皂水40毫升灌肠(45度左右),将导尿管插入患兔直肠,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接导尿管,再慢慢地把温肥皂水灌入,然后一手迅速按住肛门,另一手轻轻按摩结粪5分钟~10分钟。(3)对顽固性难以治愈的病例,可肌肉注射硫酸新诺明,成年兔的用量为0.3毫克,幼兔减半,注射后20分钟左右即可排出大量干硬的小粪粒,一般1次~2次可愈,注射后应观察10分钟~20分钟,若发现有呼吸困难、肌肉震颤、流涎和出汗症状,可及时肌注适量的阿托品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