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兔口腔炎防治

传染性口腔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流涎病”,幼兔最易感染,其主要特点和预防措施如下:  一、临床症状:该病毒主要侵害1~3日龄的小兔,而且多在冬、春两季发生。一般病兔在初期口腔黏膜潮红、充血,随即口腔多部位出现栗粒大至豌豆大小的水泡,水泡破溃形成烂斑和溃疡,大量流涎水,使下颌、肉髯、颈、胸前部以及前爪沾湿;体温多数不高,病程为2~10天左右,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达50%以上。  二、预防措施: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喂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适量添加抗菌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喂坚硬、带刺和霉烂的饲料。2、注意各种用具消毒工作。若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兔笼、兔舍、用具等用2%的火碱水喷洒或用0.5%的过氧乙酸等喷洒消毒。  三、治疗方法:1、先用2%硼酸水或2%的明矾水或0.1%的高锰酸钾水等冲洗口腔,然后撒布黄芩粉、冰硼散或7份明矾加3份白糖的混合粉,每日2~3次,撒药后半小时不饮水。2、对口腔溃疡和出现症状病兔,可投喂磺胺类药物:每千克体重0.2~0.5克,每天2次,亦有一定效果。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