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兔粪 知兔病

粪便细小而坚硬,量少,有时几天不排粪,兔的腹部膨大,水化停滞,触摸兔下腹部可摸到坚硬粪球。该症状多为肠便秘。可内服食用油治疗。大兔10~15mL、小兔5~10mL,加等量温水一次内服。也可用温肥皂水灌肠,每次20~30mL。增加青绿饲料喂量,停喂精饲料,增加运动,供给充足的淡盐水,这样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粪便软稀,呈糊状或水样状,有腥臭味,粪便中混有未消化的食物,肛门周围粘满稀粪,这多由饲养管理不当、突然更换饲料、饲喂不定时或不定量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胃肠炎型腹泻。要求改变饲喂方法,喂易水化的饵料,防止饲料发霉变质,更换饲料要逐渐进行。治疗可每次内服痢特灵1~2片,每天服2次,同时肌注庆大霉素2~4mL。对严重脱水的病兔可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20~30mL。  粪球增大、稍软而无光泽,呈黑色或草绿色,兔的食欲正常,没有其他症状。主要原因是饲喂的青绿饲料过多,精饲料量过少而引起。要减少青绿饲料的喂量,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比例。  粪便恶臭,下痢,尾部、肛门周围粘满稀薄的粪便。有的病兔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有时便中带有血丝。病兔消瘦、贫血、耳发白、有腹水,有时肠内有成串的粪球。死前发出尖叫声。该症多为球虫病。预防该病可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克球粉、复方敌菌净等抗虫药物,治疗幼兔可在饮水中加入青霉素、痢特灵等药物,可起到止泻和治球虫的作用。    粪便呈褐色,随即出现剧烈水泻。有时则出现胶冻样粪便,还有时排黑色水样便。粪便后期带血,腥臭。患兔体温不高,后肢有稀粪污染。该病症可能是魏氏梭菌症,是养兔业中比较难治的一种疾病。初期可以用魏氏梭菌病抗血清静注,每千克体重2~3mL,每天2次,有一定疗效。也可用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20mg,每天2次,连用3天。青霉素+链霉素+Vc治疗,也可起到一定疗效。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