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腹泻的种类

引起兔腹泻病的原因非常复杂,兔腹泻病多数是由于病原性微生物导致的病原性腹泻和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非病原性腹泻。  一.病原性腹泻  1.大肠杆菌病:1-3月龄的仔兔易感,此病发作起来极为迅速,一般兔兔患此病大多在48小时内死亡。个别病例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此病的症状为前期兔兔腹部明显肿胀、腹泻,不食,发烧,耳尖凉,精神沉郁、消瘦,磨牙、流涎,四肢发凉,被毛粗乱。病初粪便稀不成形。中后期的症状为拉鼠粪样的粪便,两头尖尖,成串、外包有透明胶冻样黏液的粪球,逐渐转为水样黄粪便,稍带腥臭味,在肛门附近的被毛上粘附着粘液或黄棕色水样稀粪。此病为大肠杆菌导致,一般有条件可以到宠物医院注射头孢噻呋纳,如宠物医院没有此药,可用氟苯尼考或庆大霉素,庆大小诺霉素+磺胺类药联合注射,如有可能,最好同时给兔兔耳静脉输液用以补充体液。可以增加成活的机率。此病切勿在家自治,结果只有造成兔兔的死亡。预防:仔兔断奶后饲料更换要逐渐更换。治疗:选用喘痢宝或富络欣等抗生素肌肉注射,症状较轻的饮水或拌料,连用3-5天;  到宠物医院注射头孢噻呋纳,如宠物医院没有此药,可用氟苯尼考或庆大霉素,庆大小诺霉素+磺胺类药联合注射。如有可能,最好同时给兔兔耳静脉输液用以补充体液,可以增加成活的机率。此病切勿在家自治,结果只有造成兔兔的死亡。  2.魏氏梭菌病:各个年龄阶段的兔均可发病,冬春季多发。兔兔患此病前期为精神沉郁,不食,喝水增加,排臭气,粪便稀薄如水(可能混有泡沫样的粘液或血液),褐色,有特殊腥臭味,沾污臀部;腹部急剧膨胀,轻摇兔兔身体可听到“咣当咣当”的水声。提起患兔,粪水即从肛门流出。患病后期,病兔可视黏膜发绀,双耳发凉,四肢无力并严重脱水。发病后最快的在几小时内死亡,多数当日或次日死亡,少数病程可延至1周。预防:日粮中保持足够的粗纤维成分,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可用魏氏梭菌灭活疫苗每年接种2次。治疗:病初用特异性高免血清2-3ml/kg,皮下或肌肉注射,连用2-3天;用喘痢宝肌肉注射,2次/天,连用3天;  去宠物医院注射卡那霉素,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输液补充体液。  3.泰泽氏菌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3月龄的幼兔,秋末春初多发,通常发病较急,并以严重的下痢、排褐色水样便、脱水,迅速消瘦为主要特征。个别耐过急性期的病兔表现食欲不振,生长停滞。预防:加强日常卫生防疫措施,消除各种降低机体抵抗力的应激因素。治疗:金霉素按40毫克/千克体重,兑入5%葡萄糖中静注,日2次,连用3日;土霉素用0.006%—0.01%饮水;青霉素2—4万单位与链霉素20毫克/千克体重溶解后混合肌注。  4.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怀孕母兔和仔兔,以发生败血症、急性死亡、腹泻和流产为特征,主要侵害怀孕25日龄以上的孕兔。粪便水样、恶臭、呈灰白色或浅黄色。急性病例不显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病兔腹泻、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渴欲增加,母兔阴道内排出黏性、脓性分泌物。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母兔的抵抗力,消除引起该病的应激因素。治疗:用喘痢宝肌肉注射,2次/天,连用3天。用磺胺磺按说明拌料,连用5天;  氯霉素每次2ml,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4天;口服每千克体重20~50mg,每日1次,连用3天,疗效显著;  土霉素每千克体重40mg,肌肉注射,每日分2次注射,连用3天;口服,每只兔100~200mg,分2次内服,连用3天;  取洗净的大蒜充分捣烂,1份蒜加5份清水,制成20%的大蒜汁,每只兔每次内服5ml,每日3次,连用5天,效果较好。  5.兔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以严重腹泻为特征的仔兔的一种消化道疾病,2-6周龄多发,尤其是4-6周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兔呈隐性感染。病兔体温升高,精神不振、易昏睡,迅速脱水消瘦。主要症状是严重腹泻,排半流质或水样稀便,呈棕色、灰白色或浅绿色,并含粘液或血液。肛门周围及后肢被毛被粪便污染。使用抗生素基本无效。多于下痢后2—4天死亡,死亡率可达40%。预防:该病的预防主要是依靠饲养管理,增强母兔和仔兔的抗病力,并坚持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治疗:此病无特效药物,可对症应用收敛止泻药物,并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细菌性感染。  6.绿脓杆菌病:各年龄阶段的兔、各个季节均易发该病。病兔多表现为精神高度沉郁、嗜睡、流泪、呼吸急促、体温升高、排血样粪便。预防:定期消毒,防止污染;注射绿脓假单孢菌灭活疫苗。治疗:用新霉素饮水或拌料;用氨苄青霉素肌肉注射,配合硫酸粘杆菌素拌料。  7.兔霉菌毒素中毒:中毒兔兔常呈急性发作,出现流涎,腹泻,粪便恶臭,混有粘液或血液。病兔出现精神沉郁,呼吸急促,运动不灵活,或倒地不起,最后衰竭死亡。妊娠母兔常引起流产或死胎。预防:本病无特效解毒药物。疑为中毒时应立即停止喂给发霉饲料,采用对症治疗,即尽快排出已食饲料,补充体液保肝解毒。停食1天,而后改喂优质饲料和清洁饮水。急性中毒,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灌肠,然后内服5%硫酸钠溶液50毫升,同时静脉滴注或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液50~100毫升、维生素C0.5~1.0克,每天1~2次,连用l~2天。  为了防止霉菌毒素中毒,应严格禁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重视饲料的保管,采取必要的防止饲料霉败的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8.兔球虫病:断奶至3月龄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死亡率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肠型和混合型,以顽固性下痢、污染肛门、死亡快为临床特点;二是肝型,可视粘膜黄染、腹围增大。  粪便先干硬,后水样,或干硬与水样交替发生,有时带有血液。多为急性球虫病,预防:保持兔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可用氯苯胍、痢特灵、磺胺类药物治疗。在春末夏初梅雨季节来临之前,对幼兔用上述药物预防,连喂4-5天,用药时应选用多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治疗:球敌饮水或氯苯胍拌料,连用5-7天  二.非病原性腹泻多为气温较低或饲养管理不当引起。如果是气温较低引起的腹泻,可将病兔移至温暖环境,喂给干草或干树叶,不必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饲料中的精饲料太多、粗饲料太少而引起的腹泻,应及时增加饲料中的粗饲料比例,保持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在12%左右。  ⒈粪便湿烂、量多,呈堆状或长条状,带有酸臭味。多因过食精料引起,应减少或停喂精料,增喂青粗饲料。  ⒉粪粒变软增大,相互粘连,呈黑色或草绿色,是因青饲料喂量过多引起,应适当减少青绿多汁饲料,增喂粗饲料。  ⒊粪便稀薄似粥状,是由于冬季寒风侵袭或夏季兔舍过潮或家兔吃了带有露水、雨水、变质不洁饲料引起的,内服喹乙醇、痢特灵、磺胺脒等抗菌药物治疗。此病一般口服庆大霉素即可治愈,严重的要同时注射抗生素,一般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都可使用,使用率比较高的是庆大小诺霉素。兔兔腹泻要及时控制病情。如家中有人用的诺氟沙星可以使用,但治愈后要使用1周的乳酶生片来调节肠胃菌群,恢复兔兔的食欲。  总之,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复杂,要查明原因,对症治疗,均不可一发现腹泻就大量频繁、多品种使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断奶幼兔腹泻的原因及防治  仔兔断奶后称为幼兔,断奶幼兔的培育是养兔生产的基础,也是养兔饲养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由于断奶幼兔生理发育不健全,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当前,腹泻是影响断奶幼兔生产的主要原因,断奶幼兔腹泻控制得好与坏,逐渐成为衡量幼兔培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他直接影响断奶幼兔曰增重和成活率,并影响整个饲养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最终影响到兔场经济效益。此文是笔者从事多年养兔生产经验的总结  1、断奶幼兔的生理特点  仔兔物质代谢旺盛,生长快,4周龄仔兔体重为初生重的8——9倍。因此,断奶幼兔单位体重所需养分高,对曰粮营养物质的要求也高。断奶幼兔消化道的重量和容积较小,且发育不完全。断奶前乳糖酶的活性很高,但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分泌量较少,淀粉酶分泌量也不足,断奶前仔兔的其他酶(如胰蛋白酶、淀粉酶等)含量通常少于成熟酶体系消化酶含量,从而导致断奶幼兔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率较低。仔兔断奶后由于饲料中乳糖含量的大大降低,导致乳酸产量下降,使胃内总酸度降低。同时由于饲料中的一些蛋白质及无机阳离子也会与胃酸结合,最终导致断奶幼兔对蛋白质的消化障碍及胃肠道疾病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进而破坏断奶幼兔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另外,断奶幼兔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冷热应激的影响  2、断奶幼兔发生腹泻的原因  (1)免疫应激因素  仔兔的免疫球蛋白是从初乳及母乳中获得的,断奶后的两周内是幼兔一生中免疫水平最低的时期。由于母源抗体的终断,本身还不产生新的抗体,对病源的抵抗力最差,因而很容易感染疾病。特别是胃肠道疾病。  疫苗注射应激:仔兔在断奶前需要注射大肠杆菌疫苗或魏氏梭菌疫苗,断奶后40—45曰龄注射兔瘟和巴氏杆菌疫苗。疫苗注射后,仔兔会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腹泻等反应  (2)消化道机能不健全  仔兔断奶,离开母兔,此时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幼兔由消化母乳为主转变为完全自己采食,仔兔的消化酶一时难以完全建立。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对淀粉、植物蛋白等的消化吸收弱,有益微生物群落尚未形成等因素也是造成断奶幼兔腹泻的重要因素  (3)气候的剧烈变化  断奶阶段,幼兔舍的气温炎热和寒冷,特别是没有保温措施的兔舍,以及低温高湿使幼兔感到更冷。大幅度降温、寒冷的刺激导致幼兔免疫力降低,表现为大群腹泻(胶冻样粪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而发生腹泻  (4)营养性原因  由于受营养生理特点的限制,断奶幼兔受断奶、更换饲料等应激因素的影响,造成幼兔在断奶后1—2d采食量下降或拒食,而2—3d后由于饥饿而大量进食,短时间内食入的大量营养物质在幼兔消化道内难以消化,造成消化迟滞。未消化的养分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易发酵,导致胃肠道中的一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