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寄生虫病的防治—螨病

兔螨病又称兔疥癣,俗称生癞,是家兔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病原是疥螨和痒螨。螨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7~15天,中间经过卵一幼虫一稚虫一成虫4个阶段。成虫的寿命约4~6周。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秋、冬及初春季节多发。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通过病兔与健康兔的直接接触感染,兔笼、用具等间接接触也能感染。  该病具有高度侵袭性,少数兔患病后如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会迅速感染整群。  2.症状依螨的寄生部位可分为耳螨和体螨两类。耳螨常发生于家兔耳壳内面,病原是痒螨。初始时发于耳根处,先发生红肿,继而脱皮,流渗出液,患部结成一层粗糙、增厚、麸样的黄色痂皮,进而引起耳壳肿胀、流液、痂皮愈积愈多,以致呈纸卷状塞满整个耳道。螨在痂皮下生活、繁殖,患兔表现焦躁不安,兔经常摇头并用后肢抓头耳部,食欲下降,精神不振,逐渐消瘦,最后死亡。  体螨的病原叫疥螨,多发于脚趾。由于患部奇痒,病兔经常用嘴啃咬脚趾,鼻端周围也易被感染。感染部位的皮肤起初脱毛、红肿,渐变肥厚,多褶,继而龟裂,逐渐形成灰白色痂皮。患部常因病兔趾抓、嘴啃或在兔笼锐边磨蹭止痒,以致皮肤抓伤、咬破、擦伤并发炎症。病兔因剧痒折磨饮食减少,消瘦、死亡。  3.病理变化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皮肤。表面有痂皮,痂皮下皮肤发炎,皮肤过度角质化,患部脱毛,皮肤增厚,失去弹性。  4.防治预防本病,首先从引种把关抓起,从无本病的种兔场购买。定期用三氯杀螨醇水溶液等杀螨类药液消毒兔舍、场地和用具,保持兔舍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笼底板要定期替换,浸泡于杀虫、消毒溶液中洗刷消毒。对兔群定期检查,发现病兔应隔离、治疗和消毒,尽量缩小传播范围。  用外涂药治疗时要先剪去患部周围被毛,刮除痂皮,放在消毒液中,再用药物均匀涂擦患部及其周围。隔7~10天重复一次,以杀灭虫卵新孵出的成虫。每次治疗结合全场大消毒,特别要对兔笼周围及笼底板严格细致消毒,以减少重复感染。  常用药物及用法:  灭虫丁:内含阿维菌素,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毫升或外涂。  敌百虫:2%75度酒精溶液或2%凡士林油膏外涂。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