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夏季疾病和天敌的防治

 全蝎在养殖过程中,往往因气候的变化及管理不善而引发各种疾病或受天敌的危害,现将在炎热的夏天里常见危害全蝎的疾病和天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斑霉病 

  此病由绿霉菌寄生于蝎体内繁殖而致病,通常在夏季环境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大时容易发病。发病全蝎症状表现为:发病初期全蝎极烦燥不安,胸腹板部、前腹部常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小点状霉斑,蔓延后扩大成片。全蝎生长停滞,活动减少,呆滞,不进食,甚至死亡,体内充绿色霉状菌丝体结成菌块。 

  防治方法:喂养全蝎用的食盆和水盆要经常洗刷干净;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结合每次换窝土时,在室内喷洒1%福尔马林溶液或0.1%高猛酸钾,晾干后再使用;在饲养室内撒入适量的草木灰,检出病蝎尸体并烧毁;一旦发病,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用土霉素1片或氯霉素1片或长效磺胺1~1.5克,混合饲料1000克,拌匀后连喂5~7天或直至痊愈。 

  二、黑肚病 

  又叫黑腐病,是由于食了腐败饲料感染上黑霉菌,或环境污染和饮水不洁而引起发病,该病多在夏季发生。发病全蝎的症状表现为:初发病期,蝎的腹部呈黑色,胀腹,活动减少或不活动,食欲减退或不进食,到后期前腹部出现黑色腐烂,用手挤压即有黑色粘液流出,此病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保持投喂饲料和饮水新鲜清洁,经常洗刷食盆和水盆;发现有病蝎,立即清除病源,清除死蝎和被污染瓦片、窝土,并用1%~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烧毁死蝎,防止再感染;进行隔离治疗,把发病蝎分离开,用食母生1克和红霉素0.5克(或大苏打0.5克)或长效磺胺0.5克和土霉素0.5克,混合饲料500克喂至痊愈,也可以把药物和水混合浸入海绵供全蝎饮用,效果更佳。 

  三、拖尾病 

  又叫半身不遂病。拖尾病是长期给全蝎投喂含有高脂肪的饲料,致使体内脂肪大量积累,加上饲养室和池窝过于潮湿而引起发病,二龄全蝎易患该病。病蝎症状表现为:体躯光泽明亮,肢节隆大,肢节功能降低或丧失,尾部下拖,活动缓慢,艰难或伏而不动,口器分泌出红色粘液,发病后5~10天死亡。 

  防治方法:少喂或不喂含脂肪高的饲料,以喂地鳖虫为主,辅以适当的黄粉虫和瓜草;调节好饲养室和窝池内湿度,保持干爽环境;蝎发病后用大苏打片3克,麦麸(炒香)50克,水60克,拌匀后投喂,直至痊愈。 

  四、体懈病 

  该病是由夏季高温高湿突然袭击所引起的病害。得病的全蝎症状表现为:初发病期全蝎的肢出现软化,功能损失,尾部下拖,全身色泽加深等麻痹瘫痪的症状。此病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往往不超过2小时。 

  防治方法:发现病蝎时,加强养殖室的通风换气,降低室内、池内的温度和湿度;立即将所有的蝎捕出并补水,方法是用30~35℃温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和白糖,喷洒在蝎身上,待饲养室和池窝内的环境恢复正常后,才放入饲养。 

  五、螨类 

  螨类是危害全蝎的主要天敌,通常是由于饲料带有螨类、饲养池过湿、食物残渣过多等导致螨类繁殖。螨类寄生在蝎的肢和腹部危害。被害蝎食欲不振,逐渐消瘦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饲料室干燥,及时清理食物残渣。螨害严重时,将窝土更换或搬出太阳下暴晒,把螨杀死后再放回池内,也可以用骨头引螨集中杀死。 

  六、蚁害 

  蚁害也是全蝎的大天敌,蚂蚁进入饲养室或池窝后,不但与蝎争食饲料,而且常咬食幼蝎和残蝎,数量多时还咬食壮蝎。 

  防治方法:将鸡蛋壳烧焦捣碎散在饲养室外围,阻挡蚂蚁进入饲养区;撒放毒蚁药饵在饲养室外围,阻挡蚂蚁进入和毒死;注意经常观察饲养室、池外蚂蚁的行迹,发现蚁穴或蚁窝,即在穴或窝口埋放农药将蚁群杀死,或用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进行诱杀,当蚂蚁成群结队来取食时用火烧或用沸水淋洒将蚁群杀死。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