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是一种以免疫抑制、生长抑制、全身形成慢性肿瘤为特点,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呈发展趋势,原因是制造及研制禽用活苗的单位使用了含有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的受精卵,国内多数疫苗生产单位在成品检验中都不对此病毒做专项检验,从而导致鸡发病,产生免疫抑制,影响了其他疫苗免疫效果,激发了并发症或继发症,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传染源为患病鸡,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受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污染的生物制品在本病传播上意义重大。
1、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急性网状细胞肿瘤,潜伏期3天,死亡发生在接种后6~12天。初生雏鸡接种感染后,病程很快,看不到症状就死亡,死亡率达100%。病鸡肝、脾肿大,伴有局灶性或弥漫性浸润病变;矮小综合征,发育受阻,矮小,消瘦,胸腺和法氏囊萎缩,外围神经肿大,胃肠炎和肝、脾坏死等;慢性肿瘤主要是淋巴瘤,肝脏和法氏囊肿瘤较多见,也有发生在胸腺、心、肝和脾脏。
2、诊断:诊断除根据典型的症状及病变,需结合病毒分离或抗体检测加以证实。
病料采集:取口腔和泄殖腔拭子,病变组织或肿瘤、血浆、全血和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处理病料接种在置有盖玻片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CEF)上,至少盲传2代,每代7天。可用荧光抗体技术对病毒进行鉴定。
在我国规定用琼脂扩散试验、荧光抗体技术,也有推荐用ELISA检测。
3、防制:该病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淘汰阳性鸡是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制造活疫苗必须使用SPF鸡,严格成品中对外源病原中的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病毒检验,保证疫苗不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