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近期
蛋鸡新城疫流行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谢谢 姓名:立胜 单位:河北沧州 联系电话: 2008-04-10 参考答案 立胜同志: 您好,您咨询的问题参考如下: 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常呈现败血症经过,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 一、流行特点 各种鸡和各种年龄的鸡都能感染,幼鸡和中鸡更易感染,两年以上的老鸡易感性降低。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其分泌物,粪便,以及被污染的
饲料、饮水,非易感的野禽、外寄生虫、人畜等均可传播病源。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经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非免疫区或免疫低下的鸡群,一旦有速发型毒株侵入,可迅速传播,呈毁灭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目前,在大中型养鸡场,鸡群有一定免疫力的情况下,鸡新城疫主要是以一种非典型的形式出现,应引起重视。 二、症状及病变 鸡新城疫潜伏期一般为3~5天,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1 最急性型:病鸡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 急性型:病初体温高达43℃~44℃,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精神委顿,离群呆立,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倦怠嗜睡。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病鸡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粘液,摇头频咽,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锐的叫声和咳嗽。嗉囊内充满液体和气体,倒提时有大量液体从口内流出。有的鸡还出现翅、腿麻痹等神经症状。病的后期,体温下降,不久死亡。病程多为2~5天。 3 慢性型:病初症状与急性大致相同,不久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动作失调,反复发作,终于瘫痪或半瘫痪。一般经10~20天死亡。此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鸡、免疫接种质量不高或免疫有效期接近末尾的鸡群。 三、治疗 鸡新城疫在疫病诊治方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 四、预防 鸡新城疫预防的关键是适时进行免疫接种和实施综合性防制措施。 1 综合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对免疫的应答。严格隔离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大中型鸡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度,谢绝参观,加强检疫,防止动物进入易感鸡群,工作人员、车辆进出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2 预防接种:目前,我国最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Ⅱ、L(La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灭活疫苗。疫苗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和饮水免疫;小型鸡场和农家养鸡可采用滴鼻和注射等方法。 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产生免疫力快(3~4天),免疫期长,可达1年以上,但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常用于经过弱毒力的疫苗免疫过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注或刺种的方法接种。Ⅱ系和L系苗属弱毒力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油乳灭活疫苗对鸡安全,可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另外不会通过疫苗扩散病原,但是注射后需10~20天才产生免疫力。 五、鸡场发生鸡新城疫的处理 鸡群一旦发生本病,首先将可疑病鸡检出焚烧或深埋,被污染的羽毛、垫草、粪便亦应深埋或烧毁。封锁鸡场,禁止转场或出售,立即彻底消毒环境,并给鸡群进行Ⅰ系苗加倍剂量的紧急接种;鸡场内如有雏鸡,则应严格隔离,避免Ⅰ系苗感染雏鸡。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两周后,并通过严格消毒,方可解除封锁,重新进鸡。 关于及沙门氏菌: 病原 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革兰氏阴性,无荚膜、无芽胞和鞭毛,呈杆状或卵圆形,单个或成对排列,为兼性产气菌。此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60℃ 10min死亡,普通消毒药如0.1%高锰酸钾液、2%石炭酸液、0.2%福尔马林液,可于数分钟内杀死。 流行病学 本病在雏鸡中流行最为广泛,多发生于孵出不久的雏鸡。成年种鸡的感染,常局限于卵巢、卵和输卵管等处。除鸡之外,也见于火鸡,实验动物以家兔较敏感。 病鸡和带菌鸡的排泄物为重要传染源,经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染,也可由带菌母鸡经蛋传至下一代。患病公鸡的睾丸和精液中含有病菌,可通过配种传染;病鸡粪便污染的孵化器,常为重要的传染媒介。此外,育雏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鸡舍拥挤,场地潮湿,环境污秽,饲料及养分不足等,都是发病诱因。 症状 雏鸡 多数病雏表现不食,怕冷,翅下垂,喜挤蹲在一起,沉郁和昏睡,拉粉白色或淡黄、淡绿色稀粪,并污染泄殖腔周围的绒毛。排粪时发出凄厉的尖叫声。呼吸困难而有“哔卜”音。死亡多在出壳后1~2周。卵内感染出现死胚,而在孵化器中被感染的以败血型为主,出壳后不久发生死亡。3周以上的病雏,发生呼吸症状较少,白痢增多,一般较少死亡。 成年鸡 多无明显症状,少数表现沉郁,厌食,冠与肉髯苍白,常有腹泻。有的成为隐性带菌鸡,产蛋量和受精率下降,孵化率减少,死胚蛋增加,此种病鸡只有应用血清学试验才能查出。 病理变化 雏鸡 病程较缓慢的,可见卡他性肠炎,盲肠中有白色干酪样物,堵塞肠腔。肝肿大呈棕色,有小出血点和坏死灶,卵黄不被吸收,呈黄白色,豆腐渣样。脾肿大充血,输尿管中充满尿酸盐而扩张,肺有白色坏死结节有的心肌苍白,内有粟粒大小结节。对于早期死于急性败血型的幼雏,剖检病变不显。 成年鸡 损害母鸡卵巢、公鸡睾丸和输精管。受害的卵变形、变色、质地改变、卵呈囊状;卵内容如油脂或干酪状,其外包膜增厚。仍附在卵巢上的卵子,常有一延长的柄状物相连,脱落的卵子深埋在脂肪组织内。有些卵坠入腹腔,有些则阻塞输卵管内,引起广泛的腹膜炎及肠管、脏器等粘连。公鸡病变表现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或萎缩,睾丸组织内有坏死的小病灶。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剖检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检查出隐性感染的病鸡或大群鸡检疫时,可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其操作方法:将滴管吸取诊断液(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1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或玻璃板上,随即从被检鸡冠部采血1滴放于诊断液上,用火柴棒充分搅拌均匀,2分钟内判定结果。 阳性:出现明显的颗粒凝集或块状凝集。 阴性:不出现凝集,或仅呈现微细的颗粒。 可疑:不易判定为阳性或阴性时,可判为可疑。 防治 (1)建立和培育无白痢鸡群。严格检疫,对5个月以上的鸡应作3次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每次间隔1个月。将阳性鸡全部隔离和淘汰。以后可每隔3个月后重复作试验1次,直到连续2次均不出现阳性反应鸡以后,可改为每隔6个月或1年检疫1次。 (2)加强孵化、育雏工作。孵化所用种蛋应选自无本病的母鸡,孵化前蛋壳可用3%来苏儿拭洗消毒,育雏室要保持经常性的干燥洁净,室温力求稳定。 (3)不引进病鸡。凡病鸡内脏及死鸡尸体应焚烧或深埋。 (4)鸡舍、运动场和一切用具以3%克辽林或3%福尔马林消毒。特别是孵化器,每次应用前后,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5)治疗 可按情况选用下列药物。 呋喃唑酮 在粉料中加入0.02%~0.04%,连喂7天。 抗生素 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2%~0.5%土霉素,分3次混于饲料中喂用。 敌菌净或复方新诺明拌料,加入量为0.05%,连用5天。也可用庆大霉素、蒽诺沙星饮水。 以上内容及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