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养殖技术及种源

林麝养殖技术及种源 姓名:徐波 单位:个人 联系电话: 2009-12-11 参考答案 徐波同志: 您好,林麝别名香獐、林獐、麝鹿、麝,分布在我国西北、华中以及西南部分省区,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70厘米左右,肩高47厘米,体重7千克左右。雌雄均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雄麝上犬齿发达,向后下方弯曲,伸出唇外;腹部生殖器前有麝香囊,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以深,呈橄榄褐色,并染以橘红色。下颌、喉部、颈下以至前胸间为界限分明的白色或橘黄色区。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有人认为它是原麝的一个亚种。生活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区。性情胆怯,过独居生活;嗅觉灵敏,行动轻快敏捷。随气候和饲料的变化垂直迁移。食物多以灌木嫩枝叶为主。发情交配多在11-12月份,在此期间,雌雄合群,雄性间发生激烈的争偶殴斗。孕期6个月,每胎1-3仔。雄麝所产麝香是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 据了解,我国1958年就开始麝的人工养殖,经过近50年的驯养繁殖,了解到麝属各物种具有一些共同的习性:多独居,晨昏活动,行动敏捷,性胆怯,易受惊。虽然麝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年繁殖增长率可以达到10%以上,但至今没有资料表明人工种群实际增长率达到10%以上。人工环境下的麝净增率不稳定。2003年韩增胜等具体分析了麝驯养繁殖、饲料、取香和疾病防治研究现状,认为麝试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基本具备了由试验性养殖到生产型养殖的条件。 从麝驯养繁殖产业化进程的角度分析,全国麝养殖数量约为2 500头,其中规模较大的麝养殖场有四川养麝研究所(下建马尔康养麝场、金凤山养麝场、都江堰养麝场)、川西林业局养麝场、甘肃兴隆山保护区养麝场、上海崇明岛麝养殖场等,除四川养麝研究所存栏数量超过1000只,其他多为几十头到几百头。不论麝养殖技术还是养殖场存栏数量,都表明目前我国麝养殖仍处于试验养殖阶段,迫切需要开展麝驯养繁殖产业化的中试和推广,并进一步在实践中系统研究驯养繁殖所要求的疾病学、营养学、生殖学、种群行为学、生物和生态学等因素,使饲养条件符合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育要求。据估计,我国每年需要麝香原料1000kg以上,按每只麝一年人工取10~15 g麝香,需要人工驯养繁殖10万只以上的麝。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