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你好。询问一下灰雁的市场前景。有没有诚信比较好的收购点。 姓名:王凯田 单位:安丘市辉渠镇葛家滩村 联系电话:15169573168 2009-04-23 参考答案 王凯田同志: 您好,灰雁属大型候鸟,是我国重要的水禽之一,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珍稀野味,不仅是美味佳肴更是滋补佳品。我国《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对此均有详细记载。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非法猎捕,野生灰雁的数量正逐年减少,而实行人工驯养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这一优良品种。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灰雁的基本
养殖方法。 一、雏雁的培育 雏雁是指从孵出到满1月龄这段时间的幼雁。这一时期是人工驯化的关键阶段,同时因雏雁消化机能不全,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需精心饲养。 饮水与饲喂 雏雁第一次饮水又称潮口,雏雁出壳后24小时-30小时,就可以给予饮水了。在水盘内放入2到2.5厘米深的含0.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将雏雁放入水中自由饮水3分钟-5分钟。。一经饮水后,决不能停止,保证随时都可喝到水,天气寒冷时宜用温水。 开食必须在第一次饮水之后进行,当雏雁开始“起身”,也就是站起来活动时,并表现有啄食行为时进行,一般是在出壳后24-36小时内开食。开食的精料多为细小的谷物类,常用的有碎米和小米,经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喂前沥干水。开食的青料要求新鲜、易消化。青料喂前要剔除黄叶、烂叶和泥土,去除粗硬的叶脉茎秆,并切成细丝状。饲喂时把加工好的青料均匀地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引诱雏雁采食。开食的喂量一般为每50只雏雁1天半斤青料、三两碎米,到3日龄每50只雏雁每天用青料1斤半、碎米半斤,4-10日龄的雏雁,食欲和消化能力有所增强,喂量要逐步增加,饲喂时掌握8成饱为宜。另外,从4日龄起,雏雁的
饲料中应添加0.5%-1%的沙粒,大小以能吃下为宜,可助消化。 温度 温度对雏雁的健康影响很大。刚出壳的雏雁,个体小,绒毛稀,调节体温能力较差,一般出雏后需保温2-3周。在气候较暖的地方采用自温育雏。利用雁体自身发出的热量,采取保温措施,从而获得较好的温度条件来育雏。一般是将雏雁放在铺有干燥清洁的箩筐、纸箱内,通过增减覆盖物、垫草厚度或调整雏雁密度来调节温度。 育雏温度是否恰当,可以由雏雁的动态和叫声来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雁活泼,食欲旺盛,饮水自然,头颈伸长,全身放松,入睡深,不易惊醒;当温度过低时, 雏雁相互挤在一起,以求取暖,或密集于热源处,绒毛竖起,并不断发出长而尖锐的叫声,并常常把头颈藏于翼下而睡;若温度太高时,雏雁分散或远离热缘处,张口呼吸,食欲减退,频频饮水,不时发出高而短促的叫声,起卧不安,难以入睡。发现上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雏雁身体受到伤害。 二、中雁的饲养管理 中雁,又称青年雏或育成雏,是指4周龄至70日龄左右的雁。留作种用的中雁称为后备种雁,不能作种用的转入育肥群,经短期育肥后,直接上市。 “养雁不怕精料少,关键在于放得巧” 。这充分说明了放牧在养雁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巧”放牧在养雁中的意义。放牧可使雁得到充分的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同时放牧可使雁采食大量的青绿饲料,既满足了雁的营养需要,又可节约精料,降低成本。放牧时应选择水草丰富的草滩、湖畔、河滩和收割后的稻田、麦地。牧场附近应有湖泊、溪河或池塘,供雁饮水或游泳。牧场附近还应有供雁避暑和休息的地方,如树林、临时搭建的阴棚。 牧雁时间长短应视雁日龄大小而定。在28-30日龄时,进入中雁阶段,当雁尾尖、体两侧长出羽毛管后,就可进入早牧,让雁尽早吃上露水草。民间有“养雁无巧、清水青草”、“吃上露水草,如比早上加麸料”之说。 要牧好雁,关键要在“巧”字上下功夫。首先要掌握“采食—游泳—采食—休息—采食”的规律。雁在采食途中,待吃到半饱时,就感到疲怠,表现为采食减慢,有的停止采食。此时,就须把雁赶入池塘或溪河,让其饮水,游泳,待疲乏消除,这时应尽快把雁群赶回草场,让其在树阴下休息。当雁群开始骚动时,此刻要再次将雁群赶入草场,让雁采食。这样雁群就能吃饱、饮足,休息好。 雁虽是水禽,但灰雁很喜爱清洁干爽的环境,因此,雁舍一定要经常打扫,保持干爽,并定期消毒。 三、雁的育肥 肉用仔雁,在上市出售前可进行短期育肥。肉雁经过15—20天育肥之后,膘肥肉嫩,胸肌丰厚,味道鲜美,屠宰率高,可食部分比重大。育肥有圈养、放牧、上棚、强制等多种方法。农家一般采用圈养育肥法。就是把雁圈养在地面上,尽量减少雁的运动,减少能量消耗,并给予大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让其长膘长肉。白天喂3次,晚上喂1次,草料不间断。所喂的饲料以玉米、糠麸、豆饼、稻谷为主,同时在饲料中拌有少许中草药配制成的添加剂,以增加肉的香味。 四、灰雁的疫病防治 养殖始终要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灰雁的防疫工作也是这样。为确保饲养获得好的效益,灰雁的免疫不容忽视。下面介绍一下基本的免疫方法。 日龄 疫苗名称 注射方法 1—3日龄 小雁瘟血清(自制) 颈部皮下注射0.3—0.5ml 7—12日龄 雁副粘流感二联苗 肌肉注射 26—30日龄 小雁瘟疫苗 除按照上述免疫程序外,使用中草药添加剂加强免疫,会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