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原北农大)家禽育种专家早在1989年便充分利用矮小基因(dw),培育适合我国国情的矮小鸡——农大褐3号节粮型蛋鸡,农大褐3号有两种产品类型,一种是褐壳蛋鸡,一种是粉壳蛋鸡。1998年该品种通过农业部组织的技术鉴定,当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农大褐3号,兼有土种鸡蛋的品质:粉壳、味浓,又兼有进口鸡的产蛋能力,同时还有显著的节粮效能,是我国众多蛋鸡良种中难得可贵的良种。
农大褐3号具体优点如下:
1.体积小占地面积少,农大褐3号鸡比普通蛋鸡小25%左右;体高矮10cm左右,在同等情况下可增加饲养密度33%。
2.耗料少饲料转化率高,产蛋期3号鸡平均采食量只有85克左右,比普通蛋鸡少20%;料蛋比一般在2.0:1,高峰期可达1.7:1,比普通蛋鸡提高饲料转化率15%左右。饲料转化率高和其体积小维持消耗少有关,解剖发现矮小鸡的消化系统比普通蛋鸡发达,腺胃乳头数多36%。
3.农大褐3号鸡性情温顺,可减少一些机械损伤,抗病力强,对马立克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一般细菌性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比普通蛋鸡强。因此,产蛋期成活率较高。
4.矮小型蛋鸡由于品种关系其体型、蛋重、蛋壳颜色更趋近于土鸡。尤其蛋黄颜色要比普通蛋鸡的要深得多,味感更接近土鸡。
饲养管理有一些特殊性:
1、不能与普通蛋鸡混养,否则因采食时抢不过普通鸡,造成生长发育不良。
2、矮小型蛋鸡20周龄体重标准为1.2公斤,均匀度最好在70%以上;育雏、育成期应给予较高的饲料营养水平,不要限制饲喂;管理要细致,勤匀料;根据鸡;根据鸡的发育情况,适当分群;必要时可考虑使用颗粒破碎料;如果育成鸡的体重没有达到标准,应推迟增加光照刺激开产。
3、产蛋期应适当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保证粗蛋白含量达到17.5%,蛋氨酸含量达到0.45%,含硫氨基酸达到0.7%—0.72%;产蛋期正常的日采食量为85—90克,若低于这一水平,则可能营养供应不足,应采取措施促进鸡采食,如提高饲料适口性、改粉料为颗粒料、增加匀料、减少应激等。
4、应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或中国农业大学授权的种鸡场购种蛋和雏鸡,以保证矮小型蛋鸡具有可靠的遗传品质。
5、应注意疾病的防治、饲料营养的全价平衡、鸡舍内环境的控制及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