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升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 我国的资源状况
饲料产业发展的目的是要解决人日增长对畜牧、水产品的需求,在满足国人对畜牧、水产品需求的同时,促进饲料产业及其与之相关行业的发展,并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满足随人口的增加对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诉求,这对于资源稀缺的中国来说,如何合理、科学的利用资源,是饲料产业发展面临的紧迫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1.1 禀赋要素的自然性稀缺。 静态地看,我国现实的人口与资源矛盾不十分突出,但动态地看,人口的指数增长和自然资源的非指数平稳增长,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或早或迟,人口数量将超过自然资源所能够承受的水平(马尔萨斯,1798)。李嘉图则认为,通过改良土壤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使用机器可以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量。他强调的是技术进步的作用,随着需求或人口的增加,总会有较低肥力或品位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而穆勒在总结马尔萨斯和李嘉目的绝对稀缺论和相对稀缺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环境、人口和财富均应保持在一个静止稳定的水平,以防止出现食物缺乏和自然美的大量消失”的“净态经济”思想。这种思想是将大自然作为一种人类经济活动的物质仓库和人类生活的环境空间,希望人们节制使用。肥世纪中叶美国的地理学家。外交家乔治·马什提出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他从不同角度独立地提出了与自然开发利用相对立的自然和谐模式。他认为,有着稳定性和抗逆性特征的大自然只是给人类提供一定量的物质享用,地球本身不是供人类消费的,也不是人类的垃圾桶。人类作用于自然的不明智的经济活动已经破坏了自然的均衡状态,因此,人类应认识并顺从自然,寻求一种相互依存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提出了“无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朴素的思想与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一致。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地利用资源,积极发展饲料产业不失为上策。
l.2 我国的资源状况。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地大物博”与“人多物薄”是我国自然资源的突出特点,我国名列前茅的各项资源绝对量被12亿人均分后,人均资源占有量将排在世界的末尾。主要的农业资源明显不足,耕地面积。草原面积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l/3,由此构成了食品需求与资源稀缺的突出矛盾。
近20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增长速度令世人刮目相看,人们的膳食结构和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的同时,畜产品生产资源的耗费量也逐年增加。但是,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使得自然资源的耗费量与畜牧业的增长吴指数型的增加关系。据统计,1978年一1997年我国农区畜牧业产值增加了5.8倍。而1978年一1995年的17年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442万hm2,年均减少26万hm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区畜牧业的发展仍是高投入、高增长、高耗资、高污染、低效率,这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必然加剧我国有产品生产资源的紧张程度,使自然资源愈来愈成为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l)耕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山地、高原多于平地,人均耕地面积仅是0.085 hm2(《中国统计年鉴》,1998),而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面积危险线是 0.053 hm2。由于人口增加,撂荒和盲目乱占耕地等原因,这种人增地减的进程仍在继续。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土地重用轻养,致使土地负荷过重,全国约l/3的耕地面积面临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t。耕地减少而且质量退化,饲料粮短缺将困扰畜牧业的发展。虽然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但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尚未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并随人口的增加而有所下降。
(2)水资源。我国的河川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居世界第88位,耕地面积大,亩均占有河川径流量约为世界亩均占有河川径流量的76%。无论从人口计算,还是从耕地计算,我国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我国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年际间悬殊差别与年内高度集中,不仅给开发利用带来问题,而且频繁的水旱灾对畜牧业的危害极为严重。目前每年农牧业缺水量约为 300亿 m3,受旱灾面积达 0.13亿~0.2亿 hm3 3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因得不到水灌溉每年减少粮食产量50亿kg。
2 饲料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一个国家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是衡量其畜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由于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很低,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又处于上升阶段,饲料原料的短缺已成为饲料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农区畜牧业的生产结构决定了其对粮食的依赖性极大,致使其发展随粮食生产的丰歉呈“马鞍型”波动。如1995年,由于饲料粮供需矛盾致使玉米价格上涨而带动了畜产品价格上涨。因此,养殖业生产用饲料粮的预测对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2.l 何用资源的需求。岳文斌等人和James R.Simpson(1997)对我国饲料的雷东与供给预测如下:
表4 我国饲料粮需求预测 万t
年份 |
能量饲料 |
蛋白质饲料 | ||
|
需求 |
供给 |
需求 |
供给 |
2010年 |
34000 |
27700 |
6000 |
22000 |
资料来源: 岳文斌,等,畜牧业产业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表5 我国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的需求预测
|
经济萧条 |
经济繁荣 | ||
年份 |
2010年 |
2025年 |
2010年 |
2025年 |
|
|
代谢能(MJ) |
|
|
需求量 |
90480 |
|
89172 |
103283 |
可获得量 |
57567 |
59552 |
55544 |
63854 |
需求超过供给 |
36% |
38% |
38% |
38% |
|
|
粗蛋白(万t) |
|
|
需求量 |
95307 |
100570 |
92536 |
107666 |
可获得量 |
54807 |
56990 |
52320 |
61603 |
需求超过供给 |
42% |
43% |
43% |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