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禁用抗生素的措施


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冷  静    朱仁俊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存在威胁人类健康的问题,自1986年瑞典作为第一个国家全面禁止饲用抗生素在动物饲料中应用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相继颁布了一些法规和措施,禁止和限制使用一些抗生素添加剂。在理想抗生素替代品尚未研究出以前,可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1调节肠道酸度

    调节畜禽消化道的最佳pH值可改善消化酶消化食物的活性,为动物提供更多的养分,防止过多的未消化物为细菌生长提供养分,达到促进动物生长、保护动物消化道健康和防止腹泻的目的。高水平的碱性物质如碳酸钙以及鱼类和乳制品蛋白质等会增加饲料的缓冲能力,保持肠道pH值在细菌繁殖的适宜pH值范围外,阻止病原菌的定植。母乳中含有乳糖利于乳酸菌生长和乳酸的产生,幼畜断奶转为吃干料会导致消化道pH值上升,此时易发生营养不良和下痢等症状,在饲料中加人酸化剂可防止这些症状的产生。

2竞争排除法

    消化道内的细菌种类繁多,既有有益菌也有有害菌。竞争排除法的措施之一是使用益生素使肠内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属)增加从而竞争性地排除病原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措施之二是在饲料中添加低聚糖(如寡糖),低聚糖能将病原菌吸附在其表面使之不再吸附在肠壁上产生毒素并随消化物被排出肠道。

3调节免疫系统

    根据对鸡、猪和牛等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会受到其他生理系统的影响。从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各种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之间的平衡,容易被数量众多的日粮因子改变。而这些激素的浓度可对白细胞产生作用,会影响T辅助淋巴细胞和副细胞的特定胞质分泌方式。为了使动物对各种传染病都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首先要求日粮有足够的日粮营养浓度,无论是主要的还是非主要的营养素对免疫系统(尤其是白细胞)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调控免疫反应中通过改变细胞的通信(传染〕、膜的流通度和第二信使来调控免疫系统,因此日粮中的PUFA可以被看成是非药理的免疫系统调控剂,它会改变动物群体中的疾病发生率。在以谷物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低浓度的鱼油(1.5%~3%贿B加强抗体反应。有些以有机形式存在的铬,微量元素Fe、Zn和Se,维生素A、D和E以及β一胡萝卜素等,对白细胞也有调控作用。

    幼畜断奶、转群、混群及口粮的变化造成的应激,往往会使动物疾病易感性增强,在幼畜断奶料中使用能提供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新饲料成分,如血浆蛋白粉、生物活性肽、蛋黄粉等可增强动物的免疫能力,降低疾病的易感性。此外,某些营养物质如锌、硒的充足供给,可抑制病原菌的增殖,有效地提高动物免疫能力。

4增强抗微生物能力

    某些饲料原料具有抗微生物的性能,包括中草药、香料、矿物质和抗分泌蛋白(ASP)。中草药具有抗微生物、抗氧化和抗真菌的性能,使人们对其作为抗生素替代品使用的研究日益广泛。如大蒜业已证明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有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治疗痢疾的功效。微量元素如铜、锌可作为促生长矿物质应用,同时还可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抗分泌蛋白(ASP)在中枢神经系统合成,存贮于垂体并经由血液和胆汁转移到肠道,ASP可抑制消化道内由细菌毒素引发的病理性液体分泌。糖类、醇类和氨基酸都会影响ASP的产生,饲用能刺激ASP产生的日粮,可改善幼畜的生产性能以及减少腹泻。

5饲养管理及环境控制

    完善的饲养管理能很好地改进动物生产性能,降低疾病的危害。如室温的高低及通风的优劣都会影响动物的精神状况、采食、饮水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良好的卫生安全手段对降低疾病发生至关重要,冲洗和消毒能降低细菌感染。通过改变设备空间及不同室温,为动物提供休息、饮食及卫生区域,能极大的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防止疾病的发生。

6  改善日粮的消化率和可利用率

    饲料原料消化率和营养物质可利用率的改善,都有助于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幼畜断奶时因日粮的改变使幼畜消化能力减弱,生长速度降低,还常常导致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饲料中使用外源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可改善断奶后仔猪的生长性能,减少消化系统失调。使用β一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有助于消化高纤维谷物;香料如胡椒碱、桂皮醇和辣椒素等可改善和刺激内源酶的分泌,提高生长性能。此外,日粮的加工工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饲粮的可利用率。目前在国外使用较多的液体饲料,因其独具的特性如外源酶的添加方便、消化率和营养物质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被越来越多的饲养者所接受。

7  遗传改良

    遗传改良包括应用于动物饲料的作物遗传改良和动物品质的遗传改良两方面。在作物遗传改良上,植物育种尤其是基因标记与转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给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带来更多的高产优质或有特殊用途的作物品种和饲料添加剂。营养学家利用转基因作物的操作目标主要包括:提高作物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提高种子含油量,培育低抗营养因子饲料作物及培育含有特定养分的品种,如现在已经培育出的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双低油菜和高糖作物等。在动物遗传改良方面,人们现在更多的是关。已肉品质,可根据动物的相关遗传性状选育抗病力强、生长性能良好和肉香味美的畜禽品种。目前,利用现代生物学的基因导人技术,将Texel基因导入绵羊,已培育出生长性能优越的“超级羊”。将来还可通过基因图谱、基因转移、生物工程和DNA的操纵,选择对病原菌有更强免疫力和符合人们需要的畜禽品种。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