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饲料浅论


汪水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 要:对液体饲料的特性、种类、常用原料基本类型及质量控制、使用所需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指明液体饲料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和必要性。

关键词:液体饲料    原料     质量控制    使用技术    前景    必要性

    液体饲料是利用粮食加工、制糖加工、食品发酵、肉类加工以及其它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品,根据动物营养需要辅以其它配料利用悬浮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均匀分散的液态动物饲料。近年来,国外的液体饲料生产出现了增长趋势,这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在许多与食品饮料相关的工业生产中,应用了发酵技术,产生了大量的发酵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为其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资源保证;②由于环保要求以及成本方面的考虑,限制了利用传统方法(如直接洒在野外)处理高水分含量的工业副产品;③工业悬浮技术的发展使许多干燥配料能够成功地应用于液体饲料生产中。在我国,液体添加技术还是一项新型技术,而液体配合饲料的生产还刚起步。本文对液体饲料的特性、种类、常用原料基本类型及质量控制、使用所需的技术等方面作一概述,并阐述液体饲料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及必要性。

1    液体饲料的特性

1.1   成本

    液体饲料主要利用工业生产的副产品和下脚料,因此,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1.2   消化性和适口性

   液体饲料本身为液态,一般以糖蜜作其它配料的载体,因此,适口性较好,也易于被动物消化吸收。

1.3   水分

    水分是液体饲料生产中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充足的水分和丰富的营养极易使配料腐败变质。水分几乎对终产品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包括稠度、稳定性、价格、操作特性、营养物浓度等,确定液体饲料配料的水分就显得非常重要。液体饲料配料的水分分析一般采用化学水分测试法,如血Karl Fisher法,而不用烘干法,因为烘干法对水分含量很高的配料来说,误差很大。一般液体饲料配料的水分不应大于50%,否则的话,就会使配料中营养物成本太高而不划算。

1.4    酸度

    配料的酸度(PH)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为某些酸性配料和碱性配料混合时,会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因此,必须了解不同配料的酸度,以便确定配料添加的顺序。

1.5   运输

   液体配料含水量高,贮存期短,需专用设备运输。这限制了在我国的规模化生产应用。但在工业化国家,因其有输送和贮存散装液体饲料的设备可供利用,使得配料的运输、加工和贮存费用大大节省。

2   液体饲料的种类

2.1   液体配合饲料

   液体配合饲料是由水、糖蜜、脂肪、尿素、可溶性蛋白、氮、磷、微量矿物质、维生素和药物添加剂等混合而成的液状饲料成品,用以直接饲喂动物。如酒精液体饲料,能使牛、羊等反白动物的瘤胃保持最适宜的发酵,以便充分有效地利用稻壳、麦杆等粗饲料,以及尿素等非蛋白氮化合物,增进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正在一些国家被积极推广。

2.2    液体添加剂

   为了提高粉状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减少混合饲料中的分离和起生性,可添加一些液体,称为液体添加剂,主要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糖蜜、油脂。实践证明,制粒前添加适量的糖蜜、油脂能起到粘结剂和润滑剂的作用,有利于制粒,能提高颗粒饲料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其硬度和耐久性。也可降低饲料厂的粉尘,减少管理和维持滤尘器的费用,降低能耗。另外,微量成分在液体状态下分散性好的特点可提高配方的实用范围,采用较宽的添加量范围,便利了单项预混料的生产。而现时的液体秤和精密可靠的流量计用于小剂量添加,准确度高。

2.3   液体代乳品

   初生哺乳动物的消化器官不具备成年家畜的复杂消化功能,为了节约牛、羊奶,当长到一定时候时,可用代乳品来词喂,这样既经济,营养又较完全。如国外用一种液体代乳品饲喂犊牛,效果很好。真主要由水解酵母、土豆淀粉和向日葵汕组成,不含乳粉和脱脂乳粉,其化学和氨基酸组分与全乳近似,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和常油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又如在英国的一个育种公司的公猪生产体系中,通过改变液体饲料饮用器,将液体饲料用于刚断奶仔猪,使得4周龄断奶仔14天内的增重提高超过50%。

2.4   悬浮式液体饲料

    传统的液体饲料是水浆式的,象Ca这类不溶性组分往往沉于底部,不利贮藏、输送,而悬浮式液体饲料,象树胶这类物质进去也不发生沉淀现象。悬浮技术的应用使日粮配方制订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不仅某种液体添加剂中,同时包括日粮所需的各种添加成分,而且,还促进下脚产品的利用,推动浓缩产品的发展。因此,液体饲料的发展方向是悬浮液。

3   液体饲料配料的基本类型及质量

    液体饲料不同于其它种类的加工饲料,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在各种动物饲料中的用法、用量各不相同。要制订所有配料的通用质量标准比较困难。下面对常用液体饲料配料及质量控制进行综述。

3.1    能量配料

3.1.1   糖蜜

    糖蜜是在糖的生产、精制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包括甘蔗糖蜜精炼后的废糖蜜、甜菜糖蜜、柑桔类糖蜜、半纤维素精汁和禾谷类高粱糖蜜,其干物质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糖蜜)组成。糖蜜是一种暗褐色浓稠液体,加热至50℃~60℃,流动性增大,因味甜清香,各种家畜皆喜食。它在大多数液体饲料中作为其它配料的标准载体。一般要求其最小糖度为79.5BriX,总糖分含量:甘蔗糖蜜最小为43%,甜菜糖蜜最小为48%。

3.1.2    糖蜜溶解物

随着糖的提取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糖蜜溶解物,其营养成分变化很大。一般情况下,其含水量约为40%,精蛋白为  12%~18%, pH为10~11。糖蜜溶解物的pH值较高,显碱性,糖分含量也减少,适口性差。这样,在液体饲料生产中,只能代替部分糖蜜。

3.1.3    硫磺木质素

    硫磺木质素蛋白质含量低,营养物消化率低,但与非糖蜜副产品相比,含糖量高。它是一种使某些配料的悬浮产生困难的表明活性剂。因此,只能少量代替糖蜜,以降低饲料成本。一般要求其水分≥50%,总糖分≥10%。

3.1.4   脂肪

    饲料工业中应用许多不同的脂肪源,各种不同来源的脂肪具有不同的性质,但主要是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动物脂肪是在哺乳动物和家禽组织的精炼加工中提取的,植物油是从植物种子或果实中提炼得到的,均主要由脂肪酸的甘油脂、游离脂肪酸或从脂肪中得到的一些物质组成。此外,还有水解脂肪或油、脂肪产品、玉米胚油、类脂物、脂肪玉米糖浆等。油脂的溶点为30℃~48℃,加热至60℃~80℃流动性增大,贮藏时可加些抗氧化剂防止酸败。

    脂肪的选择通常根据它在液体饲料中的稳定性来确定,包括位置稳定性(一定时期内不分层)和化学稳定性(同时期内不酸败人一般用其过氧化值来确定是否酸败和能否应用,要求低于20毫克当量/公斤脂肪。当然,还有其它质量标准,包括:水分<1.5%,不溶杂质<0.5%,非皂化物中动物脂肪<O.1%,水解脂肪<2%。

3.2  蛋白质配料

3.2.1   食品和谷物副产品

谷物加工时的浸泡液(如玉米浸泡液)、浓缩蒸馏溶解物、浓缩酿造溶解物以及浓缩乳浆溶解物都是含有天然蛋白质和矿物质的营养性液体配料。其pH值一般较低(pH 小于5),和碱性配料一起用于悬浮液时,加入顺序很重要。通常其质量控制指标为粗蛋白、水分和PH值。

3.2.2   鱼的水解产物

    通过处理和浓缩鱼产品下脚料得到的液状饲料是鱼的水解物。其总固体50%,粗蛋白30%~33%和脂肪  2.9%~12.0%,灰分8.0%~9.0%,磷  0.85%,盐 1.0%

一8.0%。

3.2.3   尿素

    液体饲料生产应用尿素制作尿素溶液,要求含水量为30%~50%,游离氨浓度≤2%。如果游离氨浓度过高,就会降低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并对饲料生产人员构成危险。尿素溶液与固态相比有显著的优越性。但在储藏中需经常加热。它主要用于补充反刍动物饲料中的蛋白质。

3.3   浓缩糖浆溶解物

    浓缩糖浆溶解物是发酵加工的副产品,不是一种单一配料,它可从酒精、谷氨酸、柠檬酸或赖氨酸等产品的发酵加工中获得。因发酵加工的类型不同,得到的副产品差别很大,但粗蛋白和矿物质相对较高。受加工类型影响,粗蛋白可能是非蛋白氮,矿物质主要是钠和硫。而液体饲料中高浓度的硫对饲料的吸收会产生不利影响。生产时应弄清发酵类型及

营养成分。其质量控制标准应包括含水量、蛋白质。非蛋白氮及含硫量。

3.4   磷源

   除磷浓度外,还应知道磷源中氟的含量,以杜绝肥料级磷源(氟含量高)。一般地讲,每1%的磷中含氟量低于100ppm,砷低于3.2Ppm。

3.5    干燥性配料

    悬浮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在糖蜜或水中不溶解的干配料如碳酸钙或瘤胃补充蛋白配料可用于液体饲料的生产中。为确保配料的悬浮时间,应知道配料的颗粒大小和杂质率。

3.6    微量添加配料

维生素方面,常用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入维生素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