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植物精华,创造安全健康


    据今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大都市肉蛋奶准入之技术保障主题报告”获悉。会议对动物性食品安全和饲料安全进行了认真研讨,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现将北京天福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发言。摘编如下:

    一、我国药物饲料添加剂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70年代,至2000年,我国饲料年产量已超过6800万吨。但随着我国畜牧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饲料工业的发展,抗生素、化学合成药和类固醇激素,如促长素、驱虫剂、激素、调味剂、改良剂、色素剂、防腐剂等饲料添加剂也随之普遍使用。试验证明,长期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能使某些菌株变异成耐药菌株,耐药菌又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它敏感菌,使其对原来敏感的药物产生抵抗力,从而给用这些药物预防和治疗人类某些疾病带来困难。饲料中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会在动物体内蓄积,但在停药一段时间后,蓄积量会减少,如不按规定用药、停药,药物残留在畜禽制品中,将对人类产生危害。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易使人产生过敏和变态反应;金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氯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肝损伤;睡乙醇能使基因诱变致畸;吹哺吐酮诱发动物组织癌变等。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滥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类添加剂而引发的畜产品事件时有发生,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发生了“二恶英”(dioxins)污染饲料,“导致部分畜产品“二恶英”残留严重超标;英国“疯牛病”在全世界引起恐慌。早在70年代中期,欧共体就规定禁用青霉素、四环类抗菌素作药物饲料添加剂;1977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限制人用抗菌素作饲料添加剂,并规定杆菌肽锌为畜禽专用抗菌饲料添加药物。由于隆乙醇、呋喃唑酮及氯霉素的毒性亦被禁止用于食用动物;欧盟于1998年底开始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杆菌肽锌(zincbacitracin)、泰乐菌素(tylisin)等四种饲料抗生素,使得全球饲用抗生素的使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更加谨慎。

    欧盟对于中国出口动物产品的药物残留及安全生产体系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直接影响了我国动物产品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俄罗斯、日本等也纷纷限制我国动物产品的出口,使得我国近年来动物产品的出口急骤下降。香港发生的禽流感以及某些大陆供港猪中检出β-兴奋剂(β-agonist)等也极大地影响了大陆畜禽的供港配额,使我国政治形象和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失。

    二、天然植物提取物的发展与优势。

    近些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立法控制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而中草药由于没有化学合成药物的弊端,日益为人们视为可代替化学合成药物且安全性能好的新一代饲料添加剂。许多中草药兼有营养性和药物性的双重作用,既能促进机体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又能增加机体抗体效价、刺激性腺发育,具有杀菌抑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以及非特异性抗菌作用。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开发研究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这表明绿色安全动物产品的生产已成为世界性动物食品生产中的主题。中草药添加剂较之抗生素、化学合成类饲料添加剂有几个明显优点:一是非特异性抗菌作用,它不但能直接杀菌抑菌,而且能够调节机体免疫机能;二是几乎无有害残留或有害残留较低;三是病源微生物不易产生耐药性;四是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中国是中草药资源大国,有几千年的中草药研究历史。在我国加入WTO之际,我国饲料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发展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生产天然、安全、健康的动物性食品对于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对于人类健康都具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三、目前推广应用替代抗生素的安全饲料添加剂和存在的问题。

    1、糖萜素:

    是从油茶粕中提取的天然物质,主要成分为三萜类茶皂素和糖类,有较强的抗微生物能力和触杀性。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在养殖过程中,能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但糖萜素有明显的溶血毒性,不能添加到水产鱼类饲料和养殖池塘中。

    2、微生态制剂:

      以活菌形式在动物消化道中与病原菌进行竞争抑制,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并直接参与胃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加快达到胃肠道功能的正常化,产品没有抗药性和药物残留。

    需要解决的问题:a、目前已确认的适宜菌种仅有乳酸杆菌、链球菌、芽胞杆菌、双歧杆菌以及酵母菌等少数几种。b、活菌制剂在饲料加工、运输中容易失活。C、活菌进入消化道后,大多难以经受盐酸。胆汁酸低PH值的作用,难有足够数量达到肠道或定局肠道而发挥作用。d、生长速度慢,难以在与微生物间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酶制剂:

    酶制剂是微生物体内合成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主要营养作用是:通过外源性酶制剂的使用,帮助畜禽河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并减少动物体内矿物质排泄,减轻环境污染。在幼龄畜禽,还可弥补消化酶的不足,较早获得消化功能。酶制剂应用关键问题是:1、在生产及其处理过程中,如何保持酶的稳定性和饲喂效果。2、酶制剂本身没有抑菌、杀菌功能。

    4、酸化剂:

    利用几种特定的有机酸和无机酸复合制成复合酸化剂,能迅速降低PH值,保持良好的缓冲值和生物性能。首先提高幼龄畜禽不成熟的消化道中的酸度,激活一些重要的消化酶,有利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其次防止活细菌从外界环境中进入小肠末端,促进有益菌群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又可参与体内的一系列反应,提高饲料的适口性等。在饲料中加入酸化剂可提高动物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减少疾病(特别是仔猪腹泻等),效果明显。酸化剂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剂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无法替代抗生素。

    5、寡聚糖:

    是指2~20个单糖通过糖苷链连成的直链或支链的糖都叫寡聚糖,主要有异麦芽低聚糖(los)、果寡糖(Fos)、甘露寡糖(Mos)等,因含有α-l,6、β-l,2等糖苷键而不能为人和单胃动物所利用,但可以促进动物后肠有益菌的增殖,特别是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提高人和动物的健康水平和免疫能力,因而叫功能性寡糖,微生态学界称为“益生元”或“化学益生素”。寡聚糖的基本功能有二:①促进动物后肠有益菌的增殖,提高动物健康水平的微生态调节剂功能;②通过促进有害菌的排泄、免疫佐剂和激活动物特异性免疫等途径,提高其整体免疫功能,防治疾病发生的免疫增强剂功能。

    寡糖本身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因其为糖类物质,易吸湿,而且对动物又属非消化性寡糖类物质,因此在生产上不可直接加入大料中混合(否则会吸湿结块),也不可添加过量,否则会引起腹泻。寡糖应用面临的问题:降低寡糖生产成本的工艺;确定寡糖组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寡糖组分。结构间的协同与抬抗作用;研究提高寡糖利用率的措施。

    6、传统天然物饲料添加剂:

    (l)天然物饲料添加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a、抗菌抗病毒预防疾病的作用

    b、具有营养保健素的作用

    C、具有调味促进畜禽生长的作用

    d、具有改善畜禽肉质的作用

    e、良好的饲料防霉防腐保鲜剂

    (2)天然物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a、功能基因结构复杂,既有促进机体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等营养作用又有抗菌作用。

    b、兼有抗菌、抗病毒和菌毒素的功能。

    C、非特异性抗菌作用不但能直接杀菌抑菌,且能够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如激发机体内抗菌因子如细胞吞噬、溶菌酶、杀菌素、干扰素作用以降低消除菌毒力。

    d、无有害残留、无“三致”和无环境污染。

    e、起作用的功能基因结构复杂,病源微生物不易产生耐药性作用。

    f、调节和激发机体内在积极因子,具有激素样作用,刺激性腺发育且无副作用;适应原样作用,抗应激;调节免疫系统,增加机体抗体效价(多糖、甙类)。

    (3)传统天然植物添加剂存在的问题:

    a、难以确定组方或验方中植物的有效成分;

    b、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否被动物有效吸收利用;

    C、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d、添加比例太大,占用主要营养成分配方空间;

    e、成本太高。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