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菌种二次发酵酱渣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赵启美1,何  1,张先进2

1.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洛阳  4710032.洛阳百味集团,河南  洛阳471000

要:对利用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白地霉进行2次发酵酱渣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发酵酱渣的培养条件:培养基不灭菌,第一次发酵培养基pH值为5,接种量10%。第二次发酵添加等量酱渣、1.5%尿素、15%麸皮,发酵时间30h。产品的粗蛋白含量在实验室条件下可达39.8%,小试和中试分别达到39.3%和对37.2%。粗纤维含量比原料本身下降了33.8%。

关键词:酱渣;二次发酵;蛋白饲料

中图分类号:S816.4S8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202200208-0026-02

     我国每年约有250万t以上的酱渣,仅洛阳市酿造厂年产酱渣就在7000t左右。酱渣含水量大,极易霉变,难以储存。只有部分酱渣用作饲料,但饲用价值低,大部分被视为废物丢弃,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极大地浪费了蛋白质资源。在当前畜牧业蛋白饲料严重不足的形势下,研究开发这一大宗蛋白质资源很有意义。目前,国内对酱渣利用的研究刚刚起步12,作者对发酵酱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菌种及培养时间作了初步研究3。本文将报道采用二次发酵工艺生产酱渣蛋白饲料的研究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酱渣

    洛阳百味集团淋出酱油后的鲜渣,晒干备用。其中粗蛋白含量26.4%,粗纤维15.14%,水分9.3%。

1.2  菌种

黑曲霉保存于PDA斜面上,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保存于5Bé麦芽汁琼脂斜面上。洛阳农专发酵教研室保藏。

.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