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的添加技术


呼红梅  朱荣生   高士争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对饲料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生产一般的畜禽饲料外,还要求生产水貂、对虾、蟹、鳗鱼等特种动物的饲料;不仅要求生产粉状饲料,还要求生产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等。为了提高生产水平,油脂添加技术已是目前饲料生产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了充分发挥油脂添加的作用,合理而经济地采用这项技术,并使之获得良好的效果,对近几年来饲料中油脂添加技术作一论述。

1  油脂的作用

    油脂的最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除此之外具有以下作用。

1.l  额外能量效应

    主要是指添加油脂后,饲料的利用率提高。其原因可能是油脂延长了食糜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脂肪酸可以直接在体内沉积,减少了通过日粮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沉积脂肪酸的能量消耗。

1.2  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则可以由亚油酸合成。必需脂肪酸的作用主要是参与磷脂代谢,构成膜结构的组成成分,从而影响膜的通透性。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引起皮肤角质化,血管脆裂,生长发育受阻。

1.3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溶于油脂才能被肠道吸收,若日粮中不足则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效果,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对疾病、应激的抵抗力。

1.4  提高机体的抗热应激能力

    这主要是因为油脂的热增耗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低,可减少不必要的散热负担。热应激会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添加油脂有利于减轻热应激对畜禽牛产性能的不利影响。

1.5  提高日粮的适口性和外部感官,改善生长性能,提高采食量,改善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的再分级保证其混合均匀度和质量,避免饲料产生粉尘和饲养过程中的浪费,改善饲料颗粒表面光泽,提高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

1.6  降低电耗,延长模的寿命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油脂又可加强对低质植物油和肉类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油脂的特性及贮存、输送

    在饲料中添加的油脂原料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每一类中又有不同的品种,合理选择原料很重要。原料不同,油脂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了解添加油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便采用合适的油脂添加设备,并设计油脂管路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油脂。

2.1  油脂的密度和粘度

    油脂的密度因油脂种类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温下大约在0.91~0.95之间。随着温度升高,油脂的密度会下降。油脂的粘度也随油脂的不同而异,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度的大小对于油脂的运输、贮藏有直接影响,对添加油脂采用的设备和工艺的要求也不一样。

2.2  油脂的色泽、气味、适口性

    一般来讲,油脂的色泽浅,有油香味、无酸变、流动性好、杂质少、无异味等为质量好,添加在饲料中的适口性也好。

2.3  油脂的贮存和输送

    油脂一到厂,就应用油脂取样器(弹头型)在不同深度取样,然后测定各项质量指标,并检查样品的气味、色泽、污染程度、有无酸变等,以确保油脂的质量。

    生产中油脂贮罐温度通常保持在45~49℃(可在加热管上安装温度调节阀,以防过热),而进行输送、添加时温度应高于48℃。在几小时内大多数油脂可加热到120℃而不会受损害。若油脂的贮存时间超过1周,温度就不能超过60℃。进行贮存则尽可能保持低温,以保证油脂新鲜。

    油脂贮存时应避免与水分接触。油脂的含水量须在0.5%以下,但饲用油脂在用蒸汽加热或清理输油管道时,往往会通过渗漏的蒸汽加热系统而进入油脂冷凝下来。饲用油脂中水分含量多会增加对管道、贮罐等设备的腐蚀。据国外测试结果表明,水分从0.5%增加到3%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率增加1倍,油脂本身的氧化率也成倍增加。若油脂含水量增加到5%将对设备和管道有极大的腐蚀性。

3 油脂添加的计量

3.1 容量计量

    是一种较原始的方法。容器中经加热的油脂由泵经喷嘴送入混合机。喷入量由容器液而浮标指示计量,误差较大。

3.2 重量计量

    进称重秤斗前要配气动球阀或电动球阀,以保证称重精确。要求选择油泵带自身泄压回路或油路中设有溢流回路。这种计量方法是把液体添加工艺与重量秤相结合,使添加的液体作为一个组分参与配料。其最大的优点是称重准确,不怕油泵空转,不怕管道中有空气。生产中可方便随时观察油脂情况,可方便抽查油脂中是否含水。

3.3  定量泵添加法

    运用可变容量叶轮式旋转泵,通过调节叶轮轮在机壳内的偏心距来达到所需流量。次法在美国被广泛应用。国内也曾有人采用无级变速电机驱动齿轮泵,用改变转速来改变添加量。但由于齿轮泵、油中混有空气很难被发现,往往会造成计量不准确,如果油泵与流量计之间有垂直高度差,一定要在油泵后加止流阀,防止油泵与流量计之间倒流造成真空使空气混入。

3.4  分批定时计量

    因齿轮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液体量是恒定的,只要控制齿轮泵工作时间,即可控制油脂的添加量。一般用时间控制器来控制齿轮泵驱动电机的启闭来实现油脂添加量的调节。国内目前多采用这种方式。

4  油脂的添加工艺

    油脂的添加位置有3处:混合机、制粒调制室和颗粒饲料表面喷涂机。

4.l  混合机中的油脂添加

    一般来讲,任何装有油脂喷淋装置的混合机都可以进行油脂添加,但大多数不用连续混合机而采用间歇混合机,这样加入量易正确控制。在混合机内的油脂添加量不超过3%,如果超过3%,会造成颗粒软化,甚于难以成型。对鱼饲料及其它经济动物饲料,油脂添加量超过3%的,其超过部分可在制粒后喷涂。混合机中添加油脂时采用“先加油后混合”工艺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混合均匀度(林云鉴,1997)。油脂的喷淋最好呈雾状或细小的液流,加入的位置应在混合机充分搅拌的地方,这样可以使油脂与饲料充分混合,以提高混合均匀度。为了避免饲料中出现脂球,油脂加入之前应预热,尤其在冬季更需使油脂加热到一定温度,并通过一个恒温控制器调节。一般控制在48~90℃;

4.2  制粒调制室添加油脂

    调制定添加油脂主要是为了提高颗粒饲料的营养特性,改善制粒性能、适口性,同时增加日粮热效应,但是由于调制时间短,致使饲料与油脂的混合均匀度较差,而且油脂的添加量也不宜超过3%。如果在调制室后安装一熟化罐,就可以增加调制时间(15~20min),于是物料便有足够的时间吸收添加的油脂,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制粒机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增强颗粒饲料的耐久性,同时油脂的添加量可达5%~ 8%。

4.3  颗粒饲料表面油脂喷涂

    为了保持颗粒饲料的硬度和在水中的稳定性,在压制颗粒后进行油脂喷涂是很有效的方法。颗粒饲料表面喷涂油脂后可使它形成一层保护薄膜,防止水渗透到颗粒内部使颗粒溶化。随着喷涂量的不同,稳定性的增长也不同,一般可增加2~10倍。在加热的颗粒表面喷涂油脂有利于颗粒饲料的吸收,但油脂喷涂量必须严格控制,过量的油脂会粘在搅拌输送器或瘤管上并产生油垢,造成浪费且影响使用。

    为了合理地在饲料中进行油脂添加,必须了解油脂添加的作用。在预混合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作用不尽相同,添加比例也不一样。预混合饲料添加1%~2%油脂有利于减少成品须混料再分级和避免产生粉尘,还具有提高载体承载微量组分的能力,消除静电,使活性成分隔离空气,防止氧化,以保持微量活性成分的稳定性。预混合饲料常采用稳定性好,价格低的矿物油或植物油,内不宜采用易凝固的动物油。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油脂以提高饲料能量,也有利于制粒及提高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也能减少粉尘,防止饲料分级,尤其在幼小畜禽饲料中更为常用。油脂的添加量一般为3%~5%,应尽量采用优质油脂,否则油脂较易酸变,进而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对畜禽的生长也不利。

5  油脂添加与配料秤的连锁控制

    油脂添加虽然采用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但是它一般都在就地控制,并且与配料秤进行开环连锁控制,通过检测配料秤开门信号,再延时添加,添加量则在就地显示并且无记录,这样配料秤及控制室人员无法知道油脂添加是否已加或加了多少,给生产带来不便,另外,换配方时也容易漏或错添油脂,而配料秤并不知道,这样对产品的稳定性也有影响。为此把油脂添加的流量信号直接接入配料秤仪表,有配料秤进行控制,这样在配料过程中控制室人员既可了解加油过程,又可记录添加情况,各配方中的油脂添加量同配方一起输入,既方便了操作,又避免了油脂添加的遗漏或输入错误,并可与混合机进行软件连锁控制,保证油脂添加和产品稳定性。

6  影响油脂作用效果的因素

6.1  饲用油脂来源及组成

    植物性油脂的饲用价值优于动物性油脂,主要是植物性油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部分是必需脂肪酸,而且代谢能变异较小。而动物性油脂由于本身的组成及加工回收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饲用价值变异较大。动物油脂中单胃动物来源的油脂优于反刍动物来源的油脂,优质猪油的价值接近于植物性油脂。但棕榈油含有高度饱和脂肪酸,代谢能值并不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