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辐照肉品

    最近,一种经过辐照处理的生鲜肉制品--辐照肉品,以安全、卫生可靠等优点,正逐步走向市场。有关专家预言,随着国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这种新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1  概  念
   
    据湖北省农科院辐照加工研究所有关专家介绍,采用电子光束、伽马射线和X射线对预冷肉食制品进行辐照,通过激化食品中所含的水分子及其他分子,可以有效杀灭食源性致病菌和传染性寄生虫,延长肉品保质期。与其他杀菌技术相比,辐照肉品的突出特点是:冷杀菌,营养损失小,不改变鲜肉的色、香、味、形;卫生安全,无任何有害物质残留;射线穿透力强,不用拆解原包装等。1999年,国际辐照食品大会一致认为,辐照是最好的控制肉类致病的方法。

2  现  状
   
    在国际上,辐照肉品近10年已开始进入商业化生产和进出口贸易。1991年世界食品辐照咨询组制定了"辐照畜禽肉类工艺规范";2000年2月22日,美国农业部和FDA允许"辐照冷藏及冷冻肉品控制致病菌的法案"正式生效。此后,产品包装上带有国际辐射标志的辐照肉在关国市场迅速走俏,一年多时间里,市场占有率达30%左右。目前,辐照肉品已在美国、法国等18个国家进入商业销售,势头良好。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辐照肉品研究,制定了国家标准--辐照冷冻包装畜禽肉类卫生标准。"九五"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辐照加工研究所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辐照预冷猪肉灭菌商业化加工工艺研究"和湖北省重点科研项目"辐照冷却包括分割肉产业化研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对屠宰、冷藏、分割包装。运输、辐照后冷却销售的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制定的我国第一个辐照肉类的工艺标准--"冷却包装分割猪肉辐照杀菌工艺",已被列入国家标准制定计划。

3  前  景
   
    湖北省农科院辐照加工研究所副研究员林若泰等专家认为,尽管我国在辐照肉品的技术工艺方面已经成熟,但产业化开发仍处空白状态,蕴藏着巨大商机。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事故频传,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统计,在发展中国家,通过食物感染病而死亡的人数占死亡人数的 1/4,其中各种食源性致病菌和传染性寄生虫是主要杀手。
   
    肉制品流通市场的变化,为辐照肉制品的商业化提供了市场空间。入世后,由商业巨头领衔的连锁超市将逐渐成为我国零售商业业态的主流。传统的集市贸易的肉类流通方式将逐渐被取代,肉制品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超市销售。辐照肉品以其卫生、安全、保质期长(30天左右),在超市经营中占有很大优势。
   
    开发辐照肉品,有利于增强我国肉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实力。近年来,我国肉类产量持续增长,但出口却没有同步增加,主要品种的出口量甚至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卫生标准达不到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要求。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将在2005年前,发展中国家将在2015年前彻底禁止使用传统制冷剂溴甲烷。这对我国通过冷冻冷藏来保存肉类的传统方法提出了挑战,却为辐照肉品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