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饲料的安全管理工作,他们树立的是大食品安全观,在美国,"安全的饲料=安全的食品"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美国作为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几十年来尚未发生由饲料安全问题引发的重大食品污染及人畜伤害事件。纵观其饲料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加以控制。
1 推行HACCP管理,确保饲料原料生产和配合饲料产品的安全HACCP含义是危害因素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美国pillsbury公司与国家航空航天局为生产安全的宇航食品所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是控制化学物质、毒素和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现已被美国食品、饲料管理部门和生产商所普遍采纳,作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依据。
HACCP的基本原理是对食品、饲料加工的每一步骤进行危害因素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控制可能出现的危害。确立符合每个关键控制点的临界点,与关键控制点相关的所有关键组分都是食品、饲料安全的关键因素。同时,建立临界限的检测程序、纠正方案、有效档案记录保存体系、校验体系,以确保产品安全。
2 实施痒病监控计划,杜绝羊的副产品进入反刍动物生产链条,防止痒病及疯牛疯(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即BSE)的传播. 为防止BSE的病原进入食物链,美国政府从1989年开始禁止从有疯牛病的国家进口牛。1997年政府和NRA又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羊的肉骨粉必须与其他动物的肉骨粉分开加工和储存,且只能用于非反刍动物;二是只有当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羊的内脏是来自1岁以下的无痒病羊群时,这些内脏才可与其他动物原料加工;三是收集原料者如果不能区分内脏是来自羔羊还绵羊,则无论是否有证书,均不应收集;四是所有反刍动物的肉骨粉均不能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并且应在产品标签上注明"禁止用于牛和其他反刍动物"。
3 制定沙门氏菌控制计划,防止微生物毒素对饲料的污染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兽医中心(CVM)制定了一套饲料沙门氏菌控制计划,目标是逐步实现饲料成分和饲料成品的沙门氏菌零污染。CVM组织人员进行沙门氏菌的采样检测项目,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卫生、加工、处理、运输质量控制标准,以生产和保存微生物学上"清洁"的饲料;CVM要求饲料加工企业通过实施HACCP计划实现对沙门氏菌的控制。该要求已被饲料行业所接受,并正在全美饲料加工企业实施。
4 加强饲料中"二恶英"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确保饲用油脂和肉骨粉的安全. 1999年比利时发生二恶英污染事件以后,二恶英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迅速成为世界范围的焦点。美国政府和NRA全力支持研究二恶英的检测方法,Diversifled检测实验室是全美从事二恶英检测方法研究和检测的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根据二恶英的污染程度研究出四种检测方法:a、是气相色谱分析,可判定二恶英的有无和大致的含量;b、是多相气相分析,可判定是哪一类组合;c、是高分辨率的质谱串联,可比较准确地确定是哪一种组合及含量;d、是当二恶英含量极低,而又非常重要时,则用高分辨率的气相与高分辨率的质谱串联进行检测。
由于油脂可能遭二恶英污染,NRA要求所有会员厂家在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必须动态检测二恶英含量,包括原料收购、加工过程、成品检验、运油船的确认等四个环节,确保每批产品都不被污染。
5 强化加药饲料的管理,确保畜产品安全 为加强对饲料中添加药物环节的管理,FDA制定了如药饲料管理的生产质量规范。它的宗旨是针对加药饲料控制的一种"事前"严防性措施。CGMPs要求所有加药饲料必须保证有关药物含量、比例、标签标注等所有方面均合乎要求。加药饲料还为"事后"监督检验提供技术保证,要求饲料生产者严格执行CGMPs规程。目前,美国对加药饲料的生产实行的是分类管理办法。其中药物分为Ⅰ类和Ⅱ类,Ⅰ类药物是指在动物上市前不需停药即没有停药期的药物,共有32个品种;Ⅱ类药物是指有严格停药期的药物,有私种制剂(包括Ⅰ、Ⅱ类药物的不同制剂)。此外,美国将产品中药物来源分为三类:A型加药物品、B型加药饲料和C型加药饲料。A型加药物品是指标准化的药物预混料(我国称之为药物饲料添加剂);B型加药饲料是指含有药物的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是中间产品,不能直接饲喂,主要用于饲料配合生产;C型加药饲料是指不用配合,完全可以作为饲喂的唯一日粮或自由采食的饲料产品。任何使用一种或多种Ⅰ类药物A型加药物品生产加药饲料的生产企业必须在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注册,并通过严格的CGMPs审查,审查合格者,才能领取全美加药饲料执照。FDA或其代理机构对该类企业执行CGMPs情况每两年进行一次审查。使用Ⅰ类药物和Ⅱ类B型加药饲料的饲料生产企业,不需要在FDA注册,也不需要接受FDA的常规检查,但应遵守CGWPs规程;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要接受FDA或州级官员的审查。生产C型加药饲料产品既不需要在FDA注册,也不必拘泥于CGMPs规程,但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联邦法律规定,禁止兽医为饲料生产者开兽药处方,而饲料生产企业根据国家已批准的药品进行生产即可。这些规定有效地保证了饲料的安全生产和质量控制。
饲料管理中的环节很多,但美国饲料的安全管理重点抓的是肉骨粉沙门氏菌防治和BSE控制、饲用油脂二恶英检测、加药饲料管理和药物残留监控等关键控制点,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前我国的饲料安全隐患不少,动物性饲料的安全问题、卫生指标超标问题、滥用违禁药物问题、药物残留问题等,应当成为重点控制点严格监控,因此,美国的这些做法对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